人有去就,事无低昂;
迹有疏密,人无较量。
能此四者,自然久长。
【释义】
人各有去和留,事无高低贵贱之分;人的足迹各不相同,人没有相互比较。能做到这一点,自然可以久长。
【译文】
人有去和留,事无高下贵贱之分;人的足迹各不相同,人没有相互比较。能做到这一点,自然可以久长。
【赏析】
这首诗是《论语》中“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的注疏部分。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要争论的,如果有的话,那也是比技艺,比如射箭吧。比赛的时候互相行礼然后登堂入室,比赛结束下来饮酒,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这里孔子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比射箭来比喻,认为只有比试技艺,才是君子所应该做的。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能此四者,自然久长。”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长久。
“人事吟”,指人事纷争。“人有去就,事无低昂”,这是对孔子所说的“君子无所争”的一种解释。这里的“去”、“就”,是指人们的离去或留下,即人的去和留。“事无低昂”,意思是事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各有离去或留下的选择,事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无所争”。
“迹有疏密”,指的是人的足迹各不相同。“人无较量”,意思是人与人之间不应该相互比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的足迹各不相同,人不应该相互比较。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无所争”。
自然久长”,这是全诗的结语。意思是如果能做到这四点(人有所去就,事无低昂,迹有疏密,人无较量),那么就可以长久。这四点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因为只有做到“君子无所争”,才能“自然久长”,也就是能够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