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谁临未见书,起居君不解何如。
懒从瓜陇耕春雨,聊听糟床滴夜渠。
满世棘荆浑未定,白头书尺莫全疏。
官曹有禄仍无事,看着斑衣从版舆。
【注释】:
东观谁临未见书:指司马光主持修撰《资治通鉴》。司马光在东观(洛阳皇宫的藏书库)修撰,未及呈上皇帝。起居君不解何如:指皇上对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的态度和做法不理解。起居注,古代记载帝王言行的官名。
懒从瓜陇耕春雨:指司马光因年老体衰,不能亲自到田间劳作,便让儿子们代耕。瓜陇,种瓜的地方。
聊听糟床滴夜渠:意思是说司马光虽然年老,但还关心朝廷事务,晚上也常常听到他坐在酒床上批阅奏章的声音。
满世棘荆浑未定,白头书尺莫全疏:意思是说天下大乱,国政不宁,而司马光却还忧心忡忡地为朝廷担忧,希望皇帝能够早作打算。棘荆,喻指混乱的局面。白头书尺,指司马光给皇帝写的谏书中所用的言辞,言词恳切,感情真挚。
官曹有禄仍无事:官署中虽有一定的俸禄待遇,但司马光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看着斑衣从版舆:看着司马光身穿官服乘坐着轿子去赴任。
赏析: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给朋友詹伯尹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赴任的祝贺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政治局势、官场生涯以及个人遭遇的感慨。
首联“东观谁临未见书,起居君不解何如”,点明送别的地点——东观,即司马光曾主持编撰《资治通鉴》的史馆。司马光虽已去世,但仍有人在那里从事编纂工作,说明他生前的工作并未停止。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在询问司马光是否已经看到了他的修撰成果,实际上是在表示对他工作成就的认可。
颔联“懒从瓜陇耕春雨,聊听糟床滴夜渠”,则转向对友人生活的描绘。司马光因年迈体衰,无法亲自到田间劳作,于是让他的儿子们代耕。同时,他还经常坐在酒床上阅读奏章,关注着朝廷的政事。这两句诗通过对司马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政事的热情。
颈联“满世棘荆浑未定,白头书尺莫全疏”则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他认为,国家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国政不宁,而他却还忧心忡忡地为朝廷担忧,希望皇帝能够早作打算。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担忧,又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尾联“官曹有禄仍无事,看着斑衣从版舆”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尽管官署中有一定的俸禄待遇,但司马光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他身穿官服,乘坐着轿子去赴任,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诗人却提醒他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要继续关注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