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春风濯濯枝,深惭张绪少年时。
期期尚有胸中意,种种真成鬓上悲。
暮四朝三心巳了,年头月尾老俱遗。
此中空洞今何有,曲尽周郎更不知。
【注释】
杨柳:柳树。春风濯濯(zhuó zhū):春风拂拭,使草木青翠,常用以形容春天的景色。
张绪:晋代人,字元瑜,曾为桓温参军,后辞官归隐,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少年时曾与王凝之、王羲之并称“三俊”。他因羡慕张融隐居的生活而自号“逸民”。
期期:形容心有所思的样子。意:志向,抱负。
种种:多情貌。这里指鬓上白发。真成鬓上悲,用来形容年老体衰,鬓边生白的景象。
暮四朝三:暮春三月,朝春三月。这里指一年中的时间。
年头月尾:一年之中的开始和结束。
周郎:周瑜。三国时著名的都督。这里的“周郎”是指作者自己。
【赏析】
《戏书》是一首七言古诗。诗前两句写自己的心境,后五句写自己的感慨。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老的人,他看到春风中的杨柳,想到自己青春年少时的张绪,心中无限感慨。在暮春三月,他想到一年中的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自己也应该到了该老的时候了。然而,岁月不饶人,转眼间他已经年老色衰,鬓边已生出许多白发。这种情景让人感到十分惆怅。因此,诗中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之感。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详,但根据诗意推测,可能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诗人看到了故书中的一幅画,这幅画描绘的是杨柳和春日,画面上的杨柳生机盎然,春意盎然。然而,在这美好的春日里,诗人却不禁想起了自己青春年少时的张绪,心中涌起一阵伤感。于是他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戏书》。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杨柳、春风、年老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使人读后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