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昔全盛日,天子方祈年。
崆峒拟问道,桂馆延列仙。
葆真号上宫,柳色参云烟。
方池下见底,上映壶中天。
长安二三月,游女飞朱軿。
蹒跚步金堤,依约遗翠钿。
芙蕖倚红妆,弄影秋江边。
我亦时结客,曳杖相周旋。
不知客中人,有此稀世贤。
临老诵公诗,抚卷徒惘然。

【注释】

  1. 全盛日:指陈公葆在全盛时期。
  2. 天子方祈年:指皇帝正在祈求一年的丰收。
  3. 崆峒:指道教的名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仙境。
  4. 桂馆:指道家修炼的场所,这里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
  5. 葆真号上宫:意为陈公葆被尊称为上宫,即最高的神仙。
  6. 柳色参云烟:形容柳树的颜色如同与云烟交融在一起一样。
  7. 方池:指方形的水池,这里可能是指一个池塘。
  8. 壶中天:比喻天空就像在一个壶里一样。
  9. 长安:指当时的首都长安。
  10. 游女:指游玩的女子。
  11. 朱軿(píng):古代妇女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
  12. 蹒跚:走路时一摇一晃的样子。
  13. 金堤:金色的堤岸。
  14. 依约:隐约,模糊。
  15. 芙蕖(fúqú):荷花的别称。
  16. 红妆:红色的妆容。
  17. 秋江:秋天的江水。
  18. 我亦:我也。
  19. 结客:结交朋友。
  20. 曳杖:拖动拐杖,指行走。
  21. 相周旋:相互交往、走动。
  22. 稀世贤:罕见的贤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读陈公葆的《真宫诗》后有感而作的。首四句写陈公葆在鼎盛时期,得到皇帝的青睐,受到人们的敬仰,他像神仙一样住在崆峒山上,那里有桂树,住着神仙,人们去那里学习道术,希望长生不老。接下来六句写陈公葆在宫中的生活情景,他的住所叫葆真宫,周围景色如画,池子里的水清澈见底,天上好像就在自己头上。接着六句写长安城里,三月的天气温暖,女子们乘坐装饰华丽的车子出游,她们的身影模糊地倒映在江水中;我也时常结交一些朋友一起出游,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最后四句写自己对陈公葆的敬仰之情,感叹自己已经年迈,却仍然在阅读陈公葆的诗,只是徒然地感到惆怅而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