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颇牧谁最良,上前论事张子房。
张公九尺须眉苍,谈兵说剑眼为方。
金城有策若未试,便恐谈笑无戎羌。
时平不用临边手,乞得南州作醉乡。
黄堂酒尽客未起,清畎风多禾自长。
只今白雪醉中句,犹带东阁官梅香。
胡狂敢挽射日弩,当年谁上东封章。
王城三月断信息,贼军蚁附方跳梁。
白头侍郎最先至,拥兵直入趋咸阳。
中人传诏天为喜,戎师夜遁军威张。
太宰官高亦动色,毬路带禠腰金黄。
功名无成落边土,此老此功谁更数。
想得韦韝毳幕寒,夜听边声泪如雨。
【注释】
1.张公:指张咏。张咏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枢密使等职,以直言敢言而闻名于世。梅雪二诗:指张咏在任职期间写的两首诗歌,即《梅》和《雪》。2.叔夜:张咏的字。3.禁中:朝廷之内。4.牧:治理。5.子房:张良的字。6.九尺:指高大挺拔。7.须眉:胡须眉毛。8.苍:颜色深。9.方:正直。10.金城:指长安,古时称长安为金城。11.若未试:如果还未实践。12.便恐:就恐怕。13.戎羌:这里泛指少数民族,也指边地的少数民族。14.南州:南方地区,古代指长江以南的地区。15.黄堂酒:指张咏任宰相时的宴席。16.清畎:指田间的水沟。17.长:生长茂盛。18.东阁官梅:指张咏任宰相时在东阁种植的梅花。19.胡狂:指张咏为人豪放不羁。20.射日弩:指张咏曾参与抗击外敌的战事,如诸葛亮的七擒孟获、陆逊的火烧连营等。21.东封章:指张咏曾上奏皇帝的文告。22.王城:指京城。23.三月:指一年的第三个月。24.贼军:指叛乱的军队。25.蚁附:指叛军如蚂蚁一样聚集起来攻击。26.白头侍郎:指张咏担任过兵部侍郎的官职,那时他还是白发飘飘的老人。27.拥兵:指掌握军队。28.咸阳:指长安,当时是宋朝的陪都,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29.中人:宫中宦官。30.喜:指传令宣召张咏前来。31.戎师夜遁:指叛军在夜间撤退。32.太宰:指张咏曾经担任过的首相职位。33.带禠:指佩带着权杖或手板。34.黄:指黄色,这里指权杖的颜色。35.毬路:指球门的路线。36.带禠腰金黄:指权杖和手板都是黄金制成的。37.功名:指功业成就。38.落边土:指被贬到边远的地方。39.此老:指张咏自己。40.韦韝毳幕寒:形容张咏在边地生活艰苦,忍受严寒。41.夜听边声:指夜晚听到边境传来的声音。42.泪如雨:形容张咏听到这些声音时的心情悲痛如同下雨一样。
【赏析】
此诗是作者读张咏的《梅》和《雪》二诗后所作,对这两首诗作了详细的解析和赏析。张咏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政治生涯中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他的诗歌创作也充满了豪迈之情,这首诗正是体现了这种豪放的风格。
首联“禁中颇牧谁最良,上前论事张子房”,意思是说,在京城里有很多官员,但谁能像张良那样最为贤能呢?张良是西汉初期的著名谋士,他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被封为留侯。这里的“前”指的是在朝廷之上,“论事”则是指讨论国家大事。张咏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张良的评价和敬仰之情。
颔联“张公九尺须眉苍,谈兵说剑眼为方。”意思是说,张咏身高九尺,相貌堂堂,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目光。这句诗描绘了张咏高大威武的形象,以及他坚定的眼神。
颈联“金城有策若未试,便恐谈笑无戎羌。”意思是说,如果有策略能够实施,那么即使我们只是谈论和欢笑,也不会让敌人有机可乘。这里的“金城”是比喻长安,象征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张咏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尾联“太宰官高亦动色,毬路带禠腰金黄。”意思是说,即使是最高官位的人也会被感动,因为球门的路线和权杖都是金黄色的。这里的“毬路”是球门的路线,“带禠”则是指球门两侧的标志杆。这句诗描绘了张咏在官场上的成功和荣耀。
这首诗是对张咏的《梅》和《雪》二诗的解读和赏析,通过对诗句的详细解析,展现了张咏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深刻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