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平欺玉川屋,向晓寒窗风撼木。
道人闲作木鱼歌,使君肯和无弦曲。
枯鱼剥啄渠自鸣,客梦依稀我方熟。
此身安得在蕲州,去觅君家咄嗟粥。
【注释】:
- 刘:指作者自己,这里用“刘”表示自谦。
- 玉川: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 向晓:天亮的时候。寒窗:寒冷的窗户。
- 道人:佛家语,指和尚。
- 使君:旧时对县令、州牧的敬称。
- 枯鱼:干涸的鱼。剥啄:鱼在水里的声音。鸣:发出声音。
- 客梦:梦中的客人。我:指作者自己,也指作者所思之人。方熟:刚刚熟习。
- 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当时属黄州路管辖。去觅:到那里去找。咄嗟粥:快速做出饭来吃。
【译文】:
秋雨连绵地淹没了白居易的住宅,清晨时分寒气袭人的窗户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和尚悠闲自在地敲着木鱼吟唱着佛经,我恭敬地为他合上无弦的乐器。鱼儿干涸了却还在水中挣扎,我思念的人儿仿佛刚熟悉我。我哪里能够像您一样在蕲州生活下去?我要赶快到您的家中喝一碗热乎乎的饭菜。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篇以写景为主,抒发了作者与朋友相聚的欢快心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秋雨平欺玉川屋”,起笔点题,表明这是在秋季下雨。“秋雨平欺玉川屋”,意思是秋雨把白居易住过的屋子全都淹没了,这既突出了天气的恶劣,又为后文写友人家的温馨作了铺垫。“向晓寒窗风撼木”,描绘的是清晨时分的情景,此时窗外风声呼啸,窗前的树枝随风摇摆,整个画面生动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风雨之中。“寒窗”,指冷清的窗子,暗示着天气的寒冷;“风撼木”,则是通过“风”这一元素,表达了风雨交加的强烈气氛。
接下来两句写与友人家相聚时的愉快情景。“道人闲作木鱼歌”,这里的“道人”指的是和尚。诗人与朋友相会在寺庙中,和尚悠闲自在地敲打木鱼吟诵经书,而诗人则在一旁聆听,这种和谐的场面显得十分宁静美好。“使君肯和无弦曲”,这里的“使君”是指朋友,而“无弦曲”则暗喻朋友所弹奏的乐器是空的,没有弦音,意味着朋友并不擅长弹琴,而是善于吟唱。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无弦曲”这个典故,表达了他对朋友才华的赞美之情。
第三四句转而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与第二句相互呼应。“枯鱼剥啄渠自鸣”,这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干涸的鱼儿比作有生命的人,它们在水里挣扎,发出了“剥啄”的声音。诗人将自己比作鱼儿,表达了自己在朋友家受到关爱的满足感。“客梦依稀我方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身处异乡,但每当夜晚来临,思念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诗人通过“客梦”和“我”这两个主体的对比,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此身安得在蕲州”,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渴望能够重回故乡,与亲人团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己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