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木鱼鸣绕屋,唤起乌衣晓登木。
敲残千叠万叠声,乱尽长清短清曲。
天边孤月犹复明,世上黄粱欲炊熟。
老人虽起亦何营,但饮南窗一杯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五更木鱼鸣绕屋,唤起乌衣晓登木:清晨,寺庙里的木鱼声响彻整个山谷,声音回荡在屋内,唤醒了早起的人们开始新的一天。
- 敲残千叠万叠声,乱尽长清短清曲:僧人在寺庙中敲打木鱼的声音持续不断,各种长短不同的木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天边孤月犹复明,世上黄粱欲炊熟:天空中明亮的月亮映照在人们的脸上,仿佛是黄粱梦中的景象,而人们却希望在这个梦境中度过一个完整的晚上。
- 老人虽起亦何营,但饮南窗一杯粥:虽然老人已经起床,但他并不急于做其他事情,只是简单地喝了一碗粥,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本诗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早晨场景,通过木鱼声、孤月以及老人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态度。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孤月与黄粱梦),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同时,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刘蕲州见和木鱼歌再赋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歌,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通过对简单生活的歌颂,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