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
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
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
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
十年军入郢,势如波卷萍。
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
将隳七世庙,先坏百里城。
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
惊涛寄怒馀,遗庙罗千楹。
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泠。
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
淫俗敬魑魅,何人顾威灵。
臣冤不雠主,况乃锄丘茔。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注释】

  1. 奸臣乱国纪:奸臣指费无极,伍奢的儿子,曾劝其父不要杀害太子。
  2. 伍奢思结缨:结缨,古人束发用的玉佩。伍奢想以死明志,不与贼子同流合污。
  3. 杀贤恐遗种:伍奢被杀后,其子伍子胥逃到吴国。
  4. 口血流吴庭:伍子胥在逃亡途中,饥寒交迫,吐血于地。
  5. 达士见几微:指伍子胥的远见,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岌岌可危。
  6. 楚郊忧苦兵:指伍子胥对楚平王的怨恨。
  7. 十年军入郢:伍子胥在十年内使楚国都城被攻破。
  8. 势如波卷萍:指吴国的势力强大,如同波浪卷起浮萍。
  9. 贤亡国婴难:伍子胥是因辅佐贤明的国君而被灭掉的。
  10. 王死尸受刑:楚平王死于非命。
  11. 将隳七世庙:楚国的宗庙被毁。
  12. 先坏百里城:楚国的城池被毁。
  13. 子胥虽捐江:伍子胥虽死,但他的精神仍留在吴国。
  14. 素车驾长鲸:伍子胥死后,他的家人为他准备了一具棺材。
  15. 惊涛寄怒余:吴王阖闾听到伍子胥的忠言而怒,将其尸体扔进长江。
  16. 遗庙罗千楹:伍子胥的坟墓被毁,只剩下祠堂。
  17. 破屋风泠泠:破败的房屋中仍有风吹过。
  18. 蛰虫陷香案:老鼠等害虫钻进香案。
  19. 饥鼠悬灯檠:老鼠等害虫爬上灯台。
  20. 淫俗敬魑魅:吴国统治者迷信鬼神,祭祀鬼神。
  21. 何人顾威灵:谁还在乎神灵的存在。
  22. 臣冤不雠主:伍子胥认为楚平王没有为儿子报仇。
  23. 况乃锄丘茔:更不要说铲除伍子胥的尸体了。
  24. 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我不相信这是报应,我要质问上天。

【赏析】
《楚平王庙》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伍子胥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首联“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点明了伍奢的忠诚与悲愤。伍奢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才会选择自断头颅以示忠诚。这一形象展示了伍奢的伟大品质和坚定信念。
颔联“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揭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伍奢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和儿子的生命。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让人感到震撼和敬佩。然而,当这种精神被践踏时,却无人为其鸣不平。
颈联“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描述了伍子胥逃亡的情景。他为了保全国家的江山社稷,不得不逃离家乡。这种无奈的选择让人感到痛心疾首。同时,也展现了伍子胥的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的品质。
尾联“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看法。他认为历史是由无数英雄豪杰共同创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只有真正了解历史的人才能真正把握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伍子胥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与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