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风吹翠冰,倒景浮玄枢。
萧台万八千,上有真仙居。
冰绡絅清气,宝笈龛琼书。
至人青瑶冠,风动云霞裾。
顾我一笑粲,勺以青琳腴。
泠冷彻昆仑,肝鬲生明珠。
玉童发清谣,引鹤开金铺。
授我碧露笺,字字如琼琚。
跽受九拜起,云气随卷舒。
灵文眩五色,奥语探皇初。
青高不可极,玄晤常集虚。
玉苗日茂茂,珠蕊春如如。
天妙不费言,悟解超仙衢。
飞楼入紫翠,笑语多天姝。
驯龙耕玉田,小凤扶金车。
香满十二帘,春动红流苏。
修栏瞰云雨,黄道通清都。
忆昔游五城,十载才须臾。
正坐一念差,不觉秋尘污。
华池涤凡髓,重佩三元符。
凛凛不可留,欲去还踟蹰。
仰天发长啸,万窍皆笙竽。
约我更百年,来此骑鲸鱼。
诗句解读与赏析:
“刚风吹翠冰,倒景浮玄枢。”
注释:刚风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清新的空气,翠冰暗示了冷峻的山色。这里形容一种强烈的自然之力在山间流动,仿佛能吹散一切尘垢,让清澈的山水重新显现。“萧台万八千,上有真仙居。”
注释:萧台指代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仙境。万八千则夸张地描绘了其宏伟。上文提及的真仙居住之地,暗示这里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气息。“冰绡絅清气,宝笈龛琼书。”
注释:“冰绡”是一种薄如蝉翼、透明而凉爽的材料,这里用来象征纯净无暇。“宝笈”指的是收藏珍贵书籍的盒子,这里指代仙人的法宝和智慧的积累。“琼书”是指珍贵的书籍,这里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至人青瑶冠,风动云霞裾。”
注释:至人通常指修行达到极高境界的人,这里的至人头戴青色的玉冠,衣摆随微风轻拂如同云彩中的彩霞。“顾我一笑粲,勺以青琳腴。”
注释:“顾我笑”表达了对诗人的赞赏和亲近,“粲”形容笑容明亮、灿烂。“勺”比喻为珍贵的礼物或恩赐。“青琳腴”形容食物美味且价值连城。“泠泠彻昆仑,肝鬲生明珠。”
注释:“泠泠”描述声音清脆悠扬,“昆仑”为神话中的天空之神,常用来比喻高处。“肝鬲生明珠”形容歌声悦耳,触动人心,仿佛在人的内心深处激起珍宝般的感受。“玉童发清谣,引鹤开金铺。”
注释:“玉童”指神仙儿童,这里可能指代某种仙人的存在。“清谣”即优美的歌曲,“引鹤开金铺”意味着引导着仙鹤打开了金光闪闪的门扉,暗示着通往仙境的门户被开启。“授我碧露笺,字字如琼琚。”
注释:“碧露笺”指珍贵的书写材料,“琼琚”是美玉的一种,这里形容书写的文字珍贵且美观。“跽受九拜起,云气随卷舒。”
注释:“跽”是古代的一种跪拜姿势,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仙人的尊敬。“云气随卷舒”形容随着动作的变化,周围的云雾也跟着变幻,增添了神秘和灵动的氛围。“灵文眩五色,奥语探皇初。”
注释:“灵文”指具有灵气的文字或诗行,“五色”泛指多彩多姿。“皇初”可能是探索或研究的意思。“青高不可极,玄晤常集虚。”
注释:“青高”形容山之青翠高大,无法触及;“玄晤”可能指的是高深莫测的会晤或对话。“集虚”意味着聚集于虚无缥缈之中,暗示着超越现实的境界。“玉苗日茂茂,珠蕊春如如。”
注释:“玉苗”指代生长旺盛的植物或事物,“珠蕊”则是形容花朵的美丽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天妙不费言,悟解超仙衢。”
注释:“天妙”指自然的神奇美妙,不需言说便能感受到;“悟解”表示领悟理解,“超仙衢”意为超越了凡人的道路,达到了仙界的境界。“飞楼入紫翠,笑语多天姝。”
注释:这里用飞楼比喻仙人居所的高远和美丽,紫色翠绿的景色描绘出一幅仙境的画面。“天姝”指天之仙女,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仙人的美丽与高贵。“驯龙耕玉田,小凤扶金车。”
注释:“驯龙耕玉田”形容仙人能够驯服神龙并耕种美丽的玉田,体现了超凡脱俗的能力。“小凤扶金车”则暗示仙人乘坐着小凤凰驾驭的车,显得尊贵且优雅。“香满十二帘,春动红流苏。”
注释:十二帘指装饰华丽的门帘,香气充盈整个空间。“春动红流苏”形容春天的到来使红色的帘子也随风摇曳,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修栏瞰云雨,黄道通清都。”
注释:“修栏”指的是精致的栏杆,“瞰云雨”形容从楼上可以观赏到如诗如画的云雨景观。“黄道通清都”意味着天空中黄色的星路直达清幽神圣的地方,暗示着仙人的居所。“忆昔游五城,十载才须臾。”
注释:回忆起过去在五城中游玩的日子,时间似乎过得非常短暂。”十载”指的是十年的时间,”才须臾”强调时间的短暂和珍贵。“正坐一念差,不觉秋尘污。”
注释:在这里,“一念差”可能指的是一个念头或决定上的失误。”秋尘”常用来形容岁月的痕迹,”污”则是污染的意思。诗人感叹因一个小小的错误而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华池涤凡髓,重佩三元符。”
注释:”华池”可能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或者是某种清净无瑕的环境。”涤凡髓”指的是净化凡人的思想和灵魂。”重佩三元符”则可能是指佩戴有神秘力量的玉佩,三元符往往关联着吉祥和神秘的预兆。“凛凛不可留,欲去还踟蹰。”
注释:这里的”凛凛”形容令人敬畏的样子,”不可留”意味着不愿留下。”踟蹰”表示犹豫不决,既想离去又想留下。这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冲突。“仰天发长啸,万窍皆笙竽。约我更百年,来此骑鲸鱼。”
注释:”仰天发长啸”描绘了一种豪迈的姿态,”万窍皆笙竽”形象地将大自然的声音比作乐器,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和谐。”约我更百年”表达了对未来再次相见的期望。”来此骑鲸鱼”则寓意着通过修炼成仙,最终得以像传说中的大仙一样乘鲸而行,自由自在。
整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描绘仙境、仙人及其生活的种种细节,反映了人类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解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