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蓠摇落江枫冷,霜空雁程初到。万景正悲凉,奈曲终人杳。登临嗟老矣,问今古、清愁多少。一梦东园,十年心事,恍然惊觉。
肠断,紫霞深,知音远、寂寂怨琴凄调。短发已无多,怕西风吹帽。黄花空自好。问谁识、对花怀抱。楚山远,九辩难招,更晚烟残照。
【注释】
徵招:古代乐调名。九日:指重阳节。
江蓠:即江蓠菜,古地名,在今四川宜宾一带。摇落:凋萎,衰败。霜空:天空如霜。雁程初到:大雁南飞的行程刚刚结束。
奈(nài):岂,哪。东园:泛指园林、花园等处。清愁:忧愁。一梦:指一场春梦,这里指梦中所见。
紫霞:紫色的云霞。寂寂:形容寂静无声。怨琴:悲怨的琴声。凄调:哀伤的音调。
短发已无多(fā shàn yǐ wú duō),怕西风吹帽:头发已经稀疏了,恐怕西风会吹落帽子。
九辩: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所著的楚辞,共三篇。楚辞是屈原作品的总称,《九辩》为其中一篇。
晚烟残照:夕阳西下,天色将暮的景象。
【赏析】
“江蓠摇落江枫冷,霜空雁程初到。”首句写景,以江蓠摇落和江枫冷色点染秋意之凄清,再以“霜空”二字点出时令之深寒。次句写登高远望所见,大雁南飞,行旅渐尽。两句对举,以景衬情,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情怀。三、四句承“江蓠”“霜空”,抒发感慨。万景正悲凉,奈何曲终人杳?登临嗟老矣,问今古、清愁多少?诗人面对满目凄凉的景象,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同时,也不禁发问:今古有多少忧愁?这一句中,有对自然景色的感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十分深沉。
“登临嗟老矣,问今古、清愁多少。”诗人在感叹人生易老的同时,又发出“清愁多少”的疑问。这里的“嗟”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也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助。
“一梦东园,十年心事,恍然惊觉。”这句诗中,诗人回忆过去的往事。他曾经在东园中度过许多美好时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记忆逐渐模糊,甚至被遗忘。然而,就在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那些往事已经过去了很久。这种突然的觉醒让他感到非常惊讶和困惑。
“肠断,紫霞深,知音远、寂寂怨琴凄调。”这几句诗中,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朋友,他们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疏远。而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也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更令人痛心的是,他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能够引起共鸣的人了。这种孤独和失落感使得他的心情变得非常沉重。
“短发已无多,怕西风吹帽。”这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因为头发已经稀疏了,害怕西风吹走他的头发。这种担忧可能源于他对生命的担忧,也可能是对岁月无情的感慨。这种担忧让诗人的情绪变得更加沉重。
“黄花空自好,问谁识、对花怀抱。”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发现虽然花朵看起来美丽,但是没有人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价值。因此,他只能独自欣赏这些美丽的花朵,感叹自己的孤寂和无助。这两句诗中的寂寞感和无奈感非常强烈,使人感到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来表达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意境深远而细腻,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