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新晴。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卷春去,剪东风、千缕碎云。

【注释】

1、燕泥沾粉:燕子的粪便沾着花瓣。2、鱼浪吹香:鱼儿在水面上游动时激起的水波吹起花的香气。3、芳堤:长满花草的河岸。4、静惹游丝:静静招惹着游动的细丝。5、扑帘娇软:像飘拂进帘子的花朵一样娇嫩柔软。6、潘郎:指西晋潘岳,字安仁,以才学著称于世。7、绿窗:翠绿色的窗棂,指年轻女子。8、卷春去:把春天卷走了。9、千缕碎云:如千缕碎云般纷乱地卷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柳絮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第一段“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新晴。”是说燕子的粪便沾着了花瓣,鱼儿在水中游动时掀起的阵阵水波使花香四溢。这两句描写了春日里万物复苏的景象,充满了生机。

第二段“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则是写风儿轻轻地撩拨着游动的柳絮,使得花边的枝条摇曳生姿。这里的“扶春”一词,形象地描述了柳絮对春天的依恋之情,仿佛它就是春天的一部分。

第三段“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则表现了作者对柳絮的深情厚意。他感叹自己曾经在长安的官道旁看到柳絮,那时它还挂着青翠的叶子。这一句中的“章台”,是指汉武帝时所建章宫前的小街,也是古代文人聚会之地。在这里看到飘落的柳絮,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

第四段“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是赞美柳絮的柔美。作者认为柳絮的美丽之处就在于它的轻盈与娇嫩,它们随风飘扬,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扑帘娇软”形容了柳絮的样子,如同被风吹拂到帘子上的花瓣,既柔美又娇媚。而“随马轻盈”则是形容柳絮随着马儿奔跑时的轻盈姿态,仿佛是一匹自由自在的骏马。

最后一段“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则是描绘了柳絮在河边的景象。作者提到每年春天都会来到河边欣赏柳絮,这时的天气晴朗,雪花飘飘而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但这种美景却让诗人的心情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因为他想起了过去与爱人在一起的时光。这里的“诗魂”指代的是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渴望。

整首词通过对柳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感受以及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