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云剪叶,檐滴夜深悄。银城飞捷翠垄,占祥丰年报。白战清吟未了。寒鹊惊枝晓。鹤迷翠表。山阴今日,醉卧何人问安道。

交映虚窗净沼。不许游尘到。谁念絮帽茸裘,叹幼安今老。玉鉴修眉未扫。白雪词新草。冰蟾光皎。梅心香动,闲看春风上琼岛。

【注释】

  • 痴云剪叶:痴云,形容云朵的形状像被剪刀剪过一样。剪叶,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形态。
  • 檐滴夜深悄:檐滴,指房檐滴水的声音;夜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悄,安静,寂静。
  • 银城飞捷翠垄,占祥丰年报:银城,指月光下的景色;翠垄,指的是绿色的山丘,暗指大地。占祥,意味着预示吉祥。丰年,表示丰收之年的预兆。
  • 白战清吟未了:白战,指白色的战袍;清吟,指清雅的吟咏。未了,意味着尚未结束。
  • 寒鹊惊枝晓:寒鹊,寒冷中的喜鹊;惊枝,指喜鹊因寒冷而受到惊吓。晓,早晨。
  • 鹤迷翠表:鹤迷,指鹤迷失了自己;翠表,指的是绿色的山丘。
  • 山阴今日,醉卧何人问安道:山阴,指的是山的南面;今日,指今天;醉卧,指喝醉后躺在床上。何人问安道,意思是问路的人在何处?这里的“安道”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方向。
  • 交映虚窗净沼:交映,指互相映照;虚窗,是指窗户虚掩;净沼,指的是清澈的池沼。
  • 不许游尘到:不许,表示禁止;游尘,是指飘游的尘埃;到,到达。
  • 谁念絮帽茸裘,叹幼安今老:谁念,询问的意思;絮帽茸裘,指的是穿着厚重的帽子和衣物;叹,感叹;幼安,是古代对年轻有为之人的称呼;今,现在;老,表示年纪大。
  • 玉鉴修眉未扫:玉鉴,指的是玉石做的镜子;修眉,指的是修饰过的眉毛;未扫,意味着没有擦拭。
  • 白雪词新草:白雪,通常指洁白如雪;词新草,指的是词句新颖。
  • 冰蟾光皎:冰蟾,指的是像冰一样的月亮;光皎,意味着月光明亮。
  • 梅心香动:梅心,指的是梅花的心;香动,意味着香气四溢。
  • 闲看春风上琼岛:闲看,闲暇时观看;春风,春天的气息;上琼岛,指的是登上一座美丽的岛屿。

【赏析】
此诗以“雪”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古典气息。

首句“痴云剪叶,檐滴夜深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云朵比作被剪刀剪过的样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晚静谧、寒冷的氛围。同时,“檐滴夜深悄”,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

第二句“银城飞捷翠垄,占祥丰年报”,则是通过“银城”、“翠垄”等意象,展现了雪后大地的美景和丰收的景象。这里的“占祥丰年报”,既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第三句“白战清吟未了”,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白战”,可以理解为白色的战袍,象征着战士的英勇;“清吟”,则代表了诗人的高雅情趣。然而,“未了”却透露出一种未竟之情。这里的“未了”,既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可能是对未来的期望和期待。

第四句“寒鹊惊枝晓”,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生动的场景。“寒鹊”是寒冷中的喜鹊,它们的出现和惊叫似乎预示着某种变化的到来。而“惊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的突然性和令人惊讶的程度。

第五句“鹤迷翠表”,则是一个更加抽象和富有诗意的画面。“鹤迷”,可以理解为鹤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翠表”,则指的是绿色的山丘,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这里的“鹤迷翠表”,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挑战和困难。

第六句“山阴今日,醉卧何人问安道”,则将读者带到了另一个场景。“山阴”,指的是山的北侧,这里可以联想到古人常用的“问安”一词;“醉卧”,则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何人问安道”,则是一个充满疑问的设问句,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第七句“交映虚窗净沼”,通过描述窗户虚掩、池沼清澈的景象,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纯净的氛围。这里的“交映”,既可以理解为相互映照的美,也可以理解为心灵的交流和共鸣。

第八句“不许游尘到”,则是一个具有警示意味的句子。它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外界的纷扰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纯真。这里的“不许游尘到”,既是对个人行为的提醒,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呼唤。

第九至十四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从“谁念絮帽茸裘”,到“叹幼安今老”,再到“玉鉴修眉未扫”,以及最后的“白雪词新草”,都是诗人情感流露的表现。这些句子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惜,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第十五句“冰蟾光皎”,则通过描写明亮的月光,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这里的“冰蟾”,既可以理解为晶莹剔透的月亮,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的纯洁品质。

最后一句“梅心香动”,则是对整首诗情感高潮的点睛之笔。通过描绘梅花盛开、香气扑鼻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这里的“梅心香动”,既是对梅花生命力和坚韧品质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触动和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对人生的深刻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