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双峙耸前蹊,溪白疑藏照水犀。
古木万株清露染,晓风千叠瑞烟迷。
虚岩伏虎和风啸,峻壁闻猿向晚啼。
更有淡轩轩上趣,妙缘真觉证菩提。

瑞莲桥即九曲池和王肱原韵

石门双峙耸前蹊,溪白疑藏照水犀。

古木万株清露染,晓风千叠瑞烟迷。

虚岩伏虎和风啸,峻壁闻猿向晚啼。

更有淡轩轩上趣,妙缘真觉证菩提。

【注释】:

  • 石门双峙(sī zhì):指两座山峰并峙,如门一般。
  • 清露染:清澈的露水洒在树木上,使得树木呈现出一种清新的颜色。
  • 晓风(xiǎo fēng):清晨的风。
  • 虚岩伏虎(xū yán fú hǔ):指山岩上的老虎被风吹得四处游走。
  • 峻壁闻猿(jùn bì wén yuán):指高高的悬崖上传来猿猴的叫声。
  • 淡轩(dàn xuān):指轻飘的阁楼或者亭子。
  • 真觉证菩提(zhēn jué zhèng bó tú):佛教术语,指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解。

【赏析】:
本诗描绘了瑞莲桥附近的美丽景色,以及其所带来的宁静与神秘的氛围。首句“石门双峙耸前蹊”,描写了两座山峰并立,仿佛是两座石门,给人一种雄伟而庄严的感觉。接着“溪白疑藏照水犀”,通过描绘清晨的溪流,暗示着阳光下水珠闪烁,如同水中的犀牛一般熠熠生辉。

第二联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古木万株清露染,晓风千叠瑞烟迷。”这里的“古木万株”可能是指桥边的古树很多,而“清露染”则形容清晨露水覆盖在这些古木上,使得它们看起来更加生机勃勃。“晓风千叠瑞烟迷”则描绘了早晨的风轻轻吹过,带动着云雾缭绕,形成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景象。

第三联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虚岩伏虎和风啸,峻壁闻猿向晚啼。”这里提到了“虚岩伏虎”和“峻壁闻猿”,分别描绘了山崖上的老虎和悬崖上的猿猴,形象生动,富有动态美。“和风啸”则形容风声在山谷中回荡,给人一种雄壮而震撼的感觉。最后一句“更有淡轩轩上趣”,则是说在这片美景中,还有一座轻盈的阁楼或者亭子,让人感受到别样的情趣。

最后一句“妙缘真觉证菩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切美景与心灵的感悟和修行的向往。这里的“妙缘”指的是美好的缘分,而“真觉证菩提”则是佛教中的一种境界,代表着通过修行达到的智慧觉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这种美好缘分和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