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军书尚掣铃,想应攲枕梦难成。
新凉颇复欺长夏,旧事何妨阅短檠。
人说文衡真有托,公于诗卷若为评。
复襄遗迹今如许,试考当时六万兵。

予以谬作数种并总所奏稿遗参赞高紫微闻以阅读未及赐报平日正病无人为过目者兹不特饷所有别白半生漫浪笔研间为不虚矣因赠二首

夜半军书尚掣铃,想应欹枕梦难成。新凉颇复欺长夏,旧事何妨阅短檠。 —— 诗句释义与译文

此句描绘了深夜中军书声突然响起的情景,暗示着紧张的军事气氛和战事的连绵不断。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人说文衡真有托,公于诗卷若为评。 —— 诗句释义与译文

此句表明作者认为文学评论家能够真正理解并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而诗人则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复襄遗迹今如许,试考当时六万兵。 —— 诗句释义与译文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意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历史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夜深人静时军书响起的场景描写,以及文人对于诗歌创作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首先,“夜半军书尚掣铃”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夜晚紧急的战报声不断响起的景象,使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接着,“新凉颇复欺长夏”一句,则通过季节的变化来隐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此外,“人说文衡真有托,公于诗卷若为评”一句,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在历史变迁中的重要价值,更彰显了作为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复襄遗迹今如许,试考当时六万兵”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更展示了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