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吹梦到书楼,楼外新鸿数点秋。
葛老巾山空落照,晋时带水尚东流。
鱼虾市散荒烟合,鸟雀门深细草幽。
何处一声长笛起,觉来独客在沧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代表作《江神子·赋登建康赏心亭》中的一首,全诗共六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释义和赏析:
江风吹梦到书楼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被梦中的景象带入了一个遥远而宁静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书楼”。在这里,他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和思考。
楼外新鸿数点秋 - 这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天空中飞过几只新来的鸿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新鸿的出现,也暗示着一种新生或者希望。
葛老巾山空落照 - “葛老”是指古代的读书人,这里的“巾山”指的是山丘或者是山中的一个小角落。这句诗意味着在这座山丘上,有一位年迈的读书人独自坐在那里,看着落日余晖,享受着孤独和平静。
晋时带水尚东流 - 这两句诗借用了晋代的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这里的“带水”可能指的是河流,而“东流”则表示时间的不断前行和历史的变迁。
鱼虾市散荒烟合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市场在夜晚时分的场景,人们离开后留下的只是一片荒凉和烟雾缭绕。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凄凉、寂寥的感觉。
鸟雀门深细草幽 - 最后一句则是描绘了一种安静、幽深的环境,鸟儿在树林中自由地飞翔,而细草则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
何处一声长笛起 - 最后一句是一个设问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静谧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他想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谁会吹起长笛,为这个寂静的夜晚增添一些生机和活力呢?
觉来独客在沧洲 - 最后一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独自一人生活在这片广阔的沧洲(即长江之滨),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更加突出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