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池曾记虞翻苑,列树今存建德门。
无客不观丞相砚,有人曾悟祖师幡。
旧煎诃子泉犹冽,新种菩提叶又繁。
无奈益州经卷好,千丝丝缕未消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题广州光孝寺

开池曾记虞翻苑,列树今存建德门。

无客不观丞相砚,有人曾悟祖师幡。

旧煎诃子泉犹冽,新种菩提叶又繁。

无奈益州经卷好,千丝丝缕未消痕。

注释:

  • 诗题中的“光孝寺”位于广州,是唐代著名佛教寺庙之一。
  • “开池”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湖泊或水池,而“虞翻苑”则可能是一个以虞翻命名的园林。
  • “列树”指的是寺庙中的树木,而“建德门”可能是指寺庙的正门。
  • “丞相砚”和“祖师幡”都是与书法和禅宗有关的词汇,前者可能指的是古代书法家虞世南的砚台,后者则是指禅宗祖师达摩的幡旗。
  • “旧煎诃子泉”可能指的是寺庙附近的古井,而“诃子”是一种水果,可能是指这种井水的味道。
  • “新种菩提叶”可能是指寺庙中新种植的菩提树的叶子,而“菩提叶”则是菩提树的叶子,常用于佛教。
  • “无奈益州经卷”中的“益州”可能是指今天的四川地区,而“经卷”则是指佛教经典。
  • “千丝丝缕未消痕”中的“千丝”和“缕”都是形容线条细腻的意思,而“未消痕”则可能是指这些经卷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广州光孝寺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文化遗产为主题。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自然景观和现代的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佛教经典的赞美,表达了对宗教的敬意和对智慧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