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物波斯有此岩,岩前岩后著深潭。
双猊顾母鱼鳞脊,峙阙迎宾玉笋簪。
立塑崩崖天入牖,垂缨宝盖佛留龛。
使君劝课亲来此,谩与邦人父老谈。
波斯岩
何物波斯有此岩?岩前岩后著深潭。
双猊顾母鱼鳞脊,峙阙迎宾玉笋簪。
立塑崩崖天入牖,垂缨宝盖佛留龛。
使君劝课亲来此,谩与邦人父老谈。
注释:
- 何物波斯有此岩:问的是波斯(古时对中亚西亚的称呼)有什么样的岩石。
- 双猊顾母鱼鳞脊:形容岩石的形态像狮子和老虎(双猊),而其背后是如鱼鳞般的山峰。
- 峙阙迎宾玉笋簪:形容岩石的形状如同古代宫殿前的石柱,上面装饰着如同玉笋般锋利的箭尖。
- 立塑崩崖天入牖:形容岩石上的雕塑像是从天而降的巨石,仿佛能穿透窗户进入室内。
- 垂缨宝盖佛留龛:形容佛像悬挂在岩石上,像是被缨带环绕着的宝盖,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 使君劝课亲来此: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地方长官,他亲自来到这里劝课农桑。
- 漫与邦人父老谈:意思是说,我随意地和乡里的父老乡亲们谈论这些事物,没有特别的深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波斯岩石独特的风貌。诗中的岩石形状奇特,宛如双狮、玉笋等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同时,诗人还用“峙阙”、“垂缨”等词语来形容岩石的雄伟壮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传神。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岩石比作狮子和老虎,寓意着国家的安宁和繁荣;将佛像比喻为垂缨宝盖,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庄严和神圣。这些象征意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带来了更深的思考和启示。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思想角度,这都是一篇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