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走仙坛与九渊,三旬涸尽涧中泉。
垤无鸣鹳嗟何及,古有刑鹅法孰传。
父守井槔形似鹤,儿归市籴瘦于猿。
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
七月苦旱
遍走仙坛与九渊,三旬涸尽涧中泉。
垤无鸣鹳嗟何及,古有刑鹅法孰传。
父守井槔形似鹤,儿归市籴瘦于猿。
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
注释:
- 七月苦旱:描述了七月的天气干旱异常,农作物缺水严重。
- 遍走仙坛与九渊:形容人们四处寻找水源,希望找到解决干旱的办法。
- 三旬涸尽涧中泉:经过三十天的努力,泉水已经干涸,形容干旱之严重。
- 垤无鸣鹳:鹳是鸟类,常在水边栖息,没有水的地方无法生活。这里指没有水的地方无法生存。
- 古有刑鹅法孰传:古代曾用刑罚惩罚罪人,现在这种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
- 父守井槔形似鹤,儿归市籴瘦于猿:描述了父亲守着井架,而儿子回家后因为缺水变得瘦弱。
- 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如果别人能理解农民的辛苦,那么他们就会知道粮食是多么昂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七月干旱期间人们的艰难生活和对水源的渴望。诗人以仙坛、九渊等意象表达了人们四处寻找水源的决心。同时,通过对“垤无鸣鹳”和“古有刑鹅法”的描写,诗人揭示了过去人们对待罪错的方法,而现在这种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最后一句“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更是直接点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农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