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满腹气英英,早岁宜登要路津。
名是平原门下客,字同先汉蜀中人。
已趋文石班犹浅,虽拥油幢志未伸。
壮士不留强虏在,交游相吊泪沾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长卿创作的,描述了他的志向和遭遇。
第一句“九江朱长卿”是对朱长卿的直接介绍。九江指的是他出生或成长的地方,朱长卿则是他的字。
第二句“精神满腹气英英”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他认为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充满了斗志。
第三句“早岁宜登要路津”则是说他年轻时应该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在古代社会,”要路津”代表着重要的位置和机会。
第四句“名是平原门下客”则提到了他的师门关系。朱长卿曾在平原(今山东聊城)拜师学习。
第五句“字同先汉蜀中人”表明他在四川一带长大,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
第六句“已趋文石班犹浅”暗示了他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不足以进入高级官员的行列。
第七句“虽拥油幢志未伸”则表达了他对政治抱负的渴望,尽管他有权有势,但内心的抱负还未得到完全实现。
最后一句“壮士不留强虏在”表达了他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八句“交游相吊泪沾巾”则是说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让他感到悲痛和失落,甚至流泪。
这首诗反映了朱长卿一生的政治经历和心路历程。他有着强烈的抱负和热情,但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挫折。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是继续前行,直到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