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江湖趣,生涯乐在渔。
孤村多晚景,落照映荒居。
近水高低岸,诛茅八九庐。
舟横人语近,网漏夕阳疏。
倚棹看归雁,呼儿促煮鱼。
脱蓑眠渐稳,寒月动江虚。
【解析】
“渔村晚照”是题目,直接点出全诗的写作对象。“自得江湖趣”,写诗人对渔猎生活的向往和爱好。“生涯乐在渔”,写自己以渔为业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孤村多晚景,落照映荒居”,写渔村晚景,夕阳映照在荒居上,烘托出渔村傍晚的景色;“近水高低岸,诛茅八九庐”,写渔村的布局:靠近水边有高高低低的堤岸,周围八、九座茅屋;“舟横人语近,网漏夕阳疏”,“网漏”即鱼网,夕阳斜照时,网中鱼游来游去,稀疏可见,写出了渔村黄昏时分特有的宁静和闲适;“倚棹看归雁,呼儿促煮鱼”,“倚棹”指倚着船桨,“归雁”指归巢的雁群,作者看着它们,又催促儿子赶快煮鱼。“脱蓑眠渐稳,寒月动江虚。”“脱蓑”指脱掉鱼夫穿的斗笠(蓑衣),“卧”指躺下睡觉,“寒月”指月光,“江虚”即江水因月色而显得空旷,作者已睡下,但仍然望着江面发呆。“寒月动江虚”一句,不仅写出了月色,还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寂寞。
【答案】
①自得江湖趣 ②生涯乐在渔 ③孤村多晚景 ④落照映荒居⑤舟横人语近 ⑥网漏夕阳疏 ⑦倚棹看归雁 ⑧呼儿促煮鱼 ⑨脱蓑眠渐稳 ⑩寒月动江虚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描写的是渔村傍晚的情景。首联点明题旨,表现诗人对渔猎生活的向往和爱好。中间四联则具体描绘了渔村晚景。诗人抓住最能体现渔村生活情趣的细节来加以描绘。如“孤村多晚景,落照映荒居”(颔联)写出了渔村傍晚的景色;“舟横人语近,网漏夕阳疏”(颈联)写出了渔村黄昏时分特有的宁静和闲适;“倚棹看归雁,呼儿促煮鱼”写出了诗人与家人一起度过傍晚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脱蓑眠渐稳”“寒月动江虚”二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