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涧上松,郁郁涧底柏。
松森上曾云,柏局抱幽石。
偃植虽不同,臭味乃相得。
千霜与百雪,偶立众芳侧。
众芳岂不好,岁晏扫无迹。
广厦罩群木,万牛挽山泽。
松材可世用,攀援入王国。
草木岂有情,亦复念离析。
君看此翠柏,错莫无颜色。
孤阴愁月夜,独籁怨风夕。
苍官何当归,相望长相忆。
诗句释义
青青涧上松,郁郁涧底柏。
这句描绘了涧上的松树和涧底的柏树,通过“青青”和“郁郁”形容它们的生机勃勃与苍翠。
松森上曾云,柏局抱幽石。
描述了松树在高处可以触及天空中的云彩,而柏树则紧抱着幽深的石头,表现了它们各自的位置和特点。
偃植虽不同,臭味乃相得。
尽管松树和柏树的种植方式有所不同(一个倾斜,一个垂直),但它们都有独特的香气(“臭味”),表达了自然界中不同物种间的和谐共处。
千霜与百雪,偶立众芳侧。
这一句描绘了松和柏在雪后的景象,尽管周围是其他花卉,它们依然独自美丽地屹立着,强调了松柏的坚韧与不屈。
众芳岂不好,岁晏扫无迹。
虽然周围的百花争艳,但在岁末,这些花卉都失去了色彩和活力,被时间所淘汰,强调了松柏的长久和不朽。
广厦罩群木,万牛挽山泽。
描述了一座宏伟的建筑覆盖着无数的树木,无数牛拉动山泽之间的资源,反映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存关系。
松材可世用,攀援入王国。
松树的材质可以被用于制作物品,象征着实用与价值;攀援进入王国,表示其用途广泛且具有影响力。
草木岂有情,亦复念离析。
草木没有情感,但仍会思念分离的痛苦,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生命力的一种赞美。
君看此翠柏,错莫无颜色。
这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指出即使是最平凡的翠柏,也有其独特的美,不应被忽视。
孤阴愁月夜,独籁怨风夕。
描述了孤独的夜晚,月亮和风带来的忧愁,强调了自然的孤独之美。
苍官何当归,相望长相忆。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无论何时何地,都希望能再次见到那些美丽的景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松、柏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千霜与百雪”形容松柏的坚韧,“孤阴愁月夜”描绘了孤独的自然景观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意境和深远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松柏等植物的描述,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即生命虽短促但美丽,值得珍惜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