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湍漱白石,沄沄复汤汤。
既为人所愚,安用尔许忙。
我昔曾经过,重来已三霜。
无事趼双足,奔走宁非狂。
溪流到江平,翻笑客路长。
岂不有岁晚,乞身还故乡。
诗句释义
1 碧湍漱白石,沄沄复汤汤。
“碧湍”形容水流清澈且湍急,“漱白石”意味着水流冲击白色的石头,发出清脆的声音。“沄沄”和“汤汤”分别指流动的水面声和波涛声,描绘出溪流在岩石间的回响与波动。
既为人所愚,安用尔许忙。
这里诗人以自喻的方式表达对外界误解的无奈。”愚”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被误解或不被理解的状态,”人”则指那些不理解他的人。”安用尔许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误解的态度:既然已经被误解,那么忙碌又有何用呢?我昔曾经过,重来已三霜。
诗人回忆自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而现在再次来到这里,已是三度寒霜时节。这表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无事趼双足,奔走宁非狂。
这里的”无事”表示没有其他事务的干扰,而”趼双足”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为了寻找这个地方而跋涉劳累的情形。”奔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急切和不安定,而”宁非狂”则是对自己这种状态的自嘲和无奈。溪流到江平,翻笑客路长。
这里诗人将溪流比作道路,从山中蜿蜒而下直至江边,然后继续向前延伸。”翻笑客路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漫长旅途的轻松态度,即使是漫长的旅程也显得不再那么令人畏惧。岂不有岁晚,乞身还故乡。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归乡生活的向往。”岂”是反问的语气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渴望。”乞身”意为辞去官职,”还故乡”则是回到自己的家乡,结束漂泊的生活。
译文
碧水激荡着白石,涟漪层层涌向远方。已经被人误解,何必还要匆忙奔波?我曾经路过此地,如今再度来到已是三度霜天。没有事情可做,只有跋涉前行,这难道不是一种疯狂吗?溪流向江平流淌,不禁笑出声来,我的客居之路何其漫长。难道没有岁月将至,我请求辞官,回到那熟悉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人以溪流作为载体,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迷茫的思考。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同时,诗人的自我批评和自我解嘲也为诗歌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丰富、内涵深刻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