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灊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灊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塿何由攀。
南州山骨朵清淑,乳孽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
(1)“天柱峰”:衡山紫盖峰下,有天柱峰,高耸入云。此诗以“天柱峰”为题,点题并总领全诗。首联写天柱峰的雄伟壮丽,气势恢弘,直贯天际;颔联写诗人登上天柱峰的感想,汉家天子也望而却步,只能远祭于此,表达对天柱峰的敬畏之情;颈联写诗人卧游天柱峰时的惬意心情,自己隐居于天柱峰,与世无争;尾联借天柱峰之神奇,赞美其高峻、伟岸,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2)“形摹三尺气万仞”一句中,“摹”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天柱峰以人格化特征。
(3)颔联中的“惮远不能到”,指汉武帝曾登临南岳衡山,因山路曲折险峻,难以到达而得名。
(4)“寄祭灊山作天柱”中的“灊山”是衡山的别称,“祭灊山”即在天柱峰上祭拜。
(5)“我今卧游长掩关”,意思是“我现在在这里闲居静养”。这句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的心境。
(6)“却寓此石充灊山”中的“却”是“还、又”的意思,意思是说天柱峰虽然高耸入云,但仍然可以像一块巨大的石头一样托起整个衡山,使衡山成为它的陪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天柱峰如此高大雄伟,但它仍然可以作为衡山的一部分,与衡山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7)“形摹三尺气万仞”中的“三尺”指的是岩石的形状,“万仞”则是形容岩石的高度。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岩石的形状就像三尺那么短,但它的高度却可以达到万仞那么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天柱峰的赞美之情。
(8)“世间培塿何由攀”,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凡夫俗子怎么能攀登到天柱峰的顶峰呢?这里的“培塿”指的是普通的土山。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自身渺小和无力的感叹。
(9)“南州山骨朵清淑”中的“南州”指的是南方地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南州的群山之中,天柱峰显得更加清秀和高尚。这里用“朵清淑”来形容天柱峰的美丽和高雅。
(10)“乳孽砂床未超俗”中“乳孽”指的是岩石上的苔藓等植被生长的痕迹。这一句意思是说,在岩石之上,生长着各种植被,这些植被虽然微小,但却显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这里的“超俗”则是指超越了世俗的境界。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11)“神奇都赋小峥嵘”中的“神奇”指的是自然界的奇异现象和美景。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和魅力,即使是小小的山峰,也具有令人惊叹的美。
(12)“雷雨飞来伴幽独”中的“幽独”意味着孤独和寂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雷雨来临之际,伴随着雷声和闪电,自然界变得更加壮观和神秘,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寞。
(13)“哦诗月明清夜阑”中“哦诗”指的是吟诵诗词。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月光明亮的夜晚,独自一人吟诵诗词,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这里的“哦诗”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和自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14)“坐看高影横屋山”中的“坐看”指的是静静地观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静静地坐着观察天柱峰的高耸入云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这里的“坐看”既表现了诗人的宁静和专注,也表达了他对天柱峰的深深敬仰之情。
(15)“摩霄拂云政如此”中的“摩霄”指的是触达天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天柱峰直插云霄,其高度和气势都达到了极致。这里的“摩霄拂云”既表现了天柱峰的巍峨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崇高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16)“吾言实夸谁敢删”中的“夸”指的是夸耀、炫耀。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的言辞足以炫耀世人,没有什么人能够删除它。这既是对诗人自己的自信和骄傲的表达,也是对大自然奇景的赞美和歌颂。
【赏析】
《天柱峰》是一首咏赞衡山天柱峰的七绝诗。诗中描绘了天柱峰的雄奇瑰丽,表现了诗人对天柱峰的赞美和仰慕之情。首句以“连延”二字概括出天柱峰的宏伟壮观;次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天柱峰之高峻。三句写登峰的困难,四句写登顶后的愉悦;五至十句写天柱峰之奇特美丽;十一至十三句写天柱峰与天地的合一;十四句写诗人对天柱峰的崇敬之情;十五句写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十六句写诗人独自吟诗的情景;十七句写诗人观赏天柱峰的神态;十八句写诗人对天柱峰的赞叹;十九句写天柱峰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二十句以夸张的语气表明诗人对天柱峰的赞美和自豪之情;二十一句再次强调天柱峰的高大;二十二句写诗人仰望星空的情景;二十三句写诗人独自观星的寂寥之情;二十四句写诗人对天的感慨;二十五句写诗人对宇宙的赞美;二十六句写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之情;二十七句写诗人独自赏月的情景;二十八句写诗人静坐观月的心境;二十九句写诗人独自赏月的情景;三十句写诗人对天的赞美之意;三十一至三十六句写诗人对天柱峰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