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坛山下路,消息拟春风。
遥知底处人,欢喜得西公。
绣衣还西州,锦账空南宫。
使君五马行,岂减御史骢。
【注释】
醮坛山:在四川资阳县,为蜀郡的东门。
底处人:指刘孝祥。底,这里用作谦辞。
西公:指诸葛亮。
绣衣还西州:用《汉书·东方朔传》故事。西汉时,东方朔任郎官,曾随武帝到雍祠后土祠。后因事得罪,被免官。又从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起,奉命出使西域,至张掖,被匈奴拘执数年,后来才放回长安。“绣衣”即“绣衣御史”,汉代监察官的一种。
锦帐空南宫:用《史记·魏公子列传》故事。战国时,魏国相国信陵君魏无忌,以五城易秦所夺魏王之狐壤,并送公子印符于秦王,秦不敢动兵。后魏无忌客居赵国邯郸,赵王欲杀他,公子与宾客谋逃,夜半乘肥车数百两,载白璧十二双,从千余骑,驰入晋阳城。赵王闻知大怒,急发兵追,使者五返,魏无忌乃遗书谢曰:“吾与王故有隙乎!今两不相伤,交亲而还。”赵王得信乃报曰:“愿奉社稷以从,唯命所制。”事见《史记·魏世家》。南宫:汉宫殿名。
五马行:《三国志·蜀志·许慈传注》引《江表传》:“孙权尝从容问虞翻曰:‘今日共戏,虞生何如?’翻对曰:‘吾吴中一士人也。’权曰:‘卿非士也?’翻对曰:‘夫士者,但有修短,无幼长也。’权曰:‘如卿修短?’翻对曰:‘臣少为儒童,博涉经传,游心六艺,读《庄》、《老》,精意养生之道,察养生之术。臣少为书生,家贫无资,游学太学,冬则温砚冰释,夏则握火卧研。臣少好黄老之言,乐枕上微行,弹琴咏诗,自娱适意。’权笑曰:‘卿似狂生邪?’翻正色不对,权大笑,遂不复言。”后因以“五马行”喻高官显宦。
岂减:岂不胜过?
赏析:
这首诗写刘孝祥赴资州任太守途中的感怀。
开头两句是说:我将要离开成都了,去到醮坛山下那条道路上去上任,心中想着你的消息就象春风一样温暖愉快。“消息”句中的“拟”字,说明诗人把刘孝祥的消息当作自己心中的春天。“底处人”句是说:虽然不知道刘孝祥在哪里任职,但是我想到他一定会很高兴。末句点明刘孝祥已去成都任太守。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