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观风过晚春,逢山应暂柅征轮。
云埋雪岭铺银界,日射金仙照碧津。
千里讴谣民足食,万家水竹地无尘。
未能结驷相从去,簿领空嗟绊此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使者观风过晚春,
- 翻译:”观察风向的使者经过这春天的晚景”
- 注释:这里指的是岑参作为朝廷使者出使到地方,观察当地的气候情况。
- 逢山应暂柅征轮,
- 翻译:”遇到山的时候应该停下来休息”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岑参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些自然景观,提醒他应该适时休息。
- 云埋雪岭铺银界,
- 翻译:”云海把雪岭覆盖得仿佛银装素裹的界线”
-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将雪岭和云海结合,形成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日射金仙照碧津,
- 翻译:”太阳照射着金色的仙人照映着清澈的河水”
- 注释: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以及阳光与水的交融。
- 千里讴谣民足食,
- 翻译:”千里之内歌声悠扬民以有余”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地人民生活富裕、歌声四溢的情景的赞美。
- 万家水竹地无尘,
- 翻译:”万户农家门前都是绿意盎然的水竹之地没有一丝尘埃”
-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农村的宁静和美丽,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清新。
- 未能结驷相从去,
- 翻译:”我没有能力驾着四匹马一同前往”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自前往目的地的遗憾之情。
- 簿领空嗟绊此身,
- 翻译:”公务繁忙使我不能随行”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因为公务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使地方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无法改变的无奈和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