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阳六月气仍骄,多士身劳思亦焦。
膏泽俄随恩诏溥,螟蝗半逐野云飘。
岁时敢望家聊给,赋敛能供政有条。
凿井耕田忘帝力,何当鼓腹播民谣。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词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词内容的表现的误读,如将意象、情绪等处理的不当,或者曲解文意,最后结合选项进行综合辨析。本首诗前四句写诗人对喜雨之期盼与喜悦之情;后四句写诗人对国家治理有方之欣慰和对百姓生活安定富足的期望。全诗抒发了诗人对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渴望。

(1)

“愆阳六月气仍骄”,六月是夏季,天气炎热,而此时却出现久晴不雨的反常现象,所以用“愆阳”来概括。“多士身劳思亦焦”意思是:这么多的人辛勤劳作,我内心的焦急也是焦灼不安。“愆阳”“多士”“身劳”都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气仍骄”是客观事实,“愆阳”指久违的雨水迟迟不来,“多士”指众多从事农事之人。诗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久旱无雨的焦虑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勤于政事的责任感。

(2)

“膏泽俄随恩诏溥”意思是:上天降下的恩泽,不久就随着皇帝的诏书普施到天下。“膏泽”指恩泽,“恩诏”指皇帝的诏书。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皇帝的诏书比作甘霖普降人间,滋润万物。诗人以“膏泽”喻指皇帝的恩泽,表达了自己对皇帝圣恩的感激之情和对天降甘霖的盼望之情。

(3)

“螟蝗半逐野云飘”意思是:害虫螟和蝗虫也跟随天空中的云朵一起飞散而去,说明久旱得雨,灾害得以解除,天下大治。“螟蝗”指螟虫和蝗虫,“野云”指天空中的云朵。诗人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久旱逢甘霖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久旱逢甘霖的欣喜之情。

(4)

“岁时敢望家聊给”意思是: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不敢奢求家里的丰收,只希望年岁平安。“家聊给”指家里能有点收成就算幸运了。“岁”指一年,“聊”是勉强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久旱之后,对于家庭能够有收成的庆幸和满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祥和生活的向往。

(5)

“赋敛能供政有条”意思是:赋税征收合理,国家才能政通人和。“赋敛”“供”、“条”都是名词用法,“赋”指征收赋税,“供”指供给,“条”指条理分明、有条不紊。这里用赋敛的合理征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

(6)

“凿井耕田忘帝力”意思是:凿井耕地,忘了皇帝的恩惠。“凿井”指打井,“耕田”指耕种田地。诗人通过凿井耕地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赏和对农民生活改善的期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求名利的心态。

(7)

“何当鼓腹播民谣”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能像古代圣贤一样,饱食高歌,流传着颂扬国家的民谣呢?“鼓腹”指吃得饱肚子,“腹”指肚子,“播”是传播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有方、政治清明的期盼。

【答案】

和耿宪秘校喜雨①愆阳六月气仍骄,多士身劳思亦焦。②膏泽俄随恩诏溥,螟蝗半逐野云飘。③岁时敢望家聊给,赋敛能供政有条。④凿井耕田忘帝力,何当鼓腹播民谣。

释义:①六月天骄阳似火,久晴无雨让人焦心;众多百姓辛劳耕作,内心焦虑难以平息。②久旱逢甘霖,灾患得以解除,天下一片太平;螟和蝗虫也被云朵赶走。③我不敢奢求家中能有丰年,只愿国泰民安,岁岁平安;国家的税赋合理征收,国家才能政通人和。④农民辛苦劳作,凿井耕种,忘记了朝廷的恩惠;何时我们能像古代圣贤一样,饱食高歌,流传着颂扬国家的民谣呢?⑤我心怀忧虑,担心百姓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我希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我也希望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先从久旱无雨这一自然现象入手,引出了久旱逢甘霖这一主题。诗人通过对久旱无雨这一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接着诗人又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之情。最后诗人又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