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唱歌。
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波。
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
南山起云北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
恨无飞羽致汝旁,溯渑从之云路长。
【注释】
扣舷:敲打船舷。女儿:指少女,泛指采莲的女子,也指歌女。
道旁骏马金叵罗:指在道旁等候的美女,她骑着一匹骏马,马鞍上有金制的花饰。金叵罗:一种古代的金银器,形状像荷叶,故称。
欲住不住横秋波:形容女子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的情态。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神。
南山起云北山雨:意谓南山有云雾,北山有雨,喻天气变化无常。
折得荷花不归去:折了荷花也不回去,表示不愿离开此地。
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芙蓉:荷花的美称,裳:裙子。鸳鸯:水鸟,这里指采莲的姑娘们,因为她们在湖上划船游玩时,常常发出清脆的歌声。水花溅湿了她那洁白如玉的衣服,犹如芙蓉一般美丽动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绘西湖采莲女生活的小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一个画面,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把采莲女的活泼可爱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开头两句“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儿娇唱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西湖风光图。荷花盛开于西湖之西畔,采莲女们穿着鲜艳的衣裳,在湖面上划船唱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三、四句“道旁骏马金叵罗,欲住不住横秋波”,描写了采莲女们的美丽与风情。她们身披华丽的衣裳,骑着高头大马,在道旁等候过往的行人。她们的目光如同秋波一般明亮,让人难以移开视线。
五、六句“放船却入花深处,临流照妆噤不语”描绘了采莲女们在水中嬉戏的画面。她们放船进入花丛深处,欣赏着美丽的花朵和翠绿的荷叶,同时也为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然而,当她们走到近岸之处,突然停下船只,凝视着水中的自己,却不敢出声说话,害怕打破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南山起云北山雨,折得荷花不归去”,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以及采莲女们的心情。南方的山顶飘起了云朵,北方的山上落下了细雨,天气变幻莫测。采莲女们虽然折得美丽的荷花却不准备带回去,因为她们想要留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弄波惊起鸳鸯双,水珠溅湿芙蓉裳”描绘了采莲女们与鱼儿嬉戏的情景。她们在水中划船玩耍,不小心搅起了水波,惊动了水中的鸳鸯,它们展翅飞翔,溅起的水珠打湿了采莲女们洁白如玉的衣裳。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描述了采莲女们的生活状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风采。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如人们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