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避名湖上去,季鹰乘兴日边归。
洲连笠泽春游远,路入松陵夜钓稀。

【注】范蠡、季鹰:春秋时越国大夫,事见《吴越春秋》。笠泽、松陵:均为太湖名胜。

笠泽桥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南太湖中,横跨湖面,为古代著名交通要道,因范蠡、季札曾于此往来而得名。虹桥是苏州的一座古桥,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郊,始建于隋朝,原名广济桥,因有彩虹飞跨故称虹桥。

范蠡避名湖上去,季鹰乘兴日边归。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楚国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灭吴后,功成名就,就隐姓埋名到齐国隐居,改名鸱夷子皮。后来听说西施美貌,就离开齐国到姑苏山隐居,筑了三间茅屋和田地,自号鸱夷子。

季鹰: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左传》记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见女童焉,传其语于季札曰:‘一国之母,亦一国之女也。’”又记季札“闻吴之政乱,将兴师伐之。”但季札没有听从父王的命令出兵。后来他在吴国境内游历,看到各地百姓生活安定,就决定长期居留不返。

洲连笠泽春游远,路入松陵夜钓稀。

笠泽:即今江苏吴江一带的太湖支流。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曾在此隐居。这里泛指太湖一带。

松陵:即今江苏省常州市。松陵水系发源于溧阳,流经无锡、常州等地。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洲连”二句:指春天时节,诗人来到湖州,在湖上乘舟游玩,景色非常迷人,于是决定在此地居住下来。

“路入”二句:指夜晚来到松陵县,发现这里渔夫很少,只有寥寥几个,便觉得这里很宁静。

赏析:这首五绝描写范蠡、季札隐居吴地的事迹及诗人游湖州的感受。诗前两句写二人隐居之地,后两句写诗人所游之处与感受。全诗意境优美,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