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吟窗涤砚尘,探官擘茧笑乡邻。
山人雅爱终南径,诗客空怀渭北春。
誉毁盖棺犹未了,勋名看镜不须频。
从今好是支离卧,有客问余方负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答题。
题干中的诗句是“人日吟窗涤砚尘,探官擘茧笑乡邻。山人雅爱终南径,诗客空怀渭北春。”这是全诗的首联、颔联,所以需要对每句诗的意思进行解释。
首联:“人日吟窗涤砚尘,探官擘茧笑乡邻。”意思是:人日这天在书房中吟诵着《人日思归》之诗,把砚台擦拭得干干净净;出门去探官时,看到别人正在剥蚕茧,就笑着对乡邻说:“你们真是辛苦了。”
颔联:“山人雅爱终南径,诗客空怀渭北春。”意思是:我这个人喜欢终南山上那曲径通幽的小道,诗人总是怀念着渭水之北的美好春天。
尾联:“誉毁盖棺犹未了,勋名看镜不须频。”意思是:一个人的名誉好坏,要到死后才能定论,而一个人一生所立下的功业,则要看他是否经常反省自己,是否经常自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以及对于名利的看法,即诗人认为人生的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只有修身养性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
人日
人日吟窗涤砚尘,探官擘茧笑乡邻。
山人雅爱终南径,诗客空怀渭北春。
誉毁盖棺犹未了,勋名看镜不须频。
赏析:
这首七律以“人日”为题,借吟咏人日来写自己的情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首联两句写景,第一句描写人日在书房中吟诵《人日思归》。第二句写出门去探官时,看到别人正在剥蚕茧,就笑着对乡邻说:“你们真是辛苦了。”这两句既写出了作者对乡邻的关心,又表现了作者的乐观豁达。
颔联两句写议论。前一句说:“我这个人喜欢终南径。”后一句说:“诗人总是怀念着渭水之北的美好春天。”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道路的选择,也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作者认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终南径,一条充满阳光的道路。因为“终南径”就是“终南之路”,“终南”是终南山的简称,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面秦岭山脉中段南麓,是秦岭的主峰,也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终南山地势险峻,风光旖丽,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称。终南山路曲折盘旋,峰峦迭起,景色秀丽。终南山上的古迹很多,如楼观台、太乙池等。这些古迹都在终南山上。因此作者选择了终南径也就选择了终南山上的风光旖旎、美丽富饶的土地。而“渭水之北”则是长安城以北,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长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长安是汉唐盛世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代表。因此作者选择了终南径也就代表了作者向往繁荣昌盛、富饶美好的社会。
颈联两句写议论。前一句说:“我的名声好坏要到死后才能定论,而一个人一生所立下的功业,则要看他是否经常反省自己。”后一句说:“一个人的名誉好坏要到死后才能定论,而一个人一生所立下的功业则要看他是否经常自我反思。”这两句话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作者认为人的一生应该追求的是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高尚,而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禄。
尾联两句写议论。前一句说:“一个人的名誉好坏要到死后才能定论,而一个人一生所立下的功业,则要看他是否经常自我反思。”后一句说:“一个人的名誉好坏要到死后才能定论,而一个人一生所立下的功业则要看他是否经常自我反思。”这两句话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作者认为人的一生应该追求的是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高尚,而不是外在的功名利禄。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俊逸。诗人通过吟咏人日来抒写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