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三茅叩玉扉,楼台金碧净朝晖。
岩花涧草高低见,田鹤沙禽下上飞。
道士倚墙方熟睡,至人杜德不言机。
人间天上元非远,非想非非更觉非。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梦入三茅叩玉扉,楼台金碧净朝晖。
  • 注释:“三茅山”为道教名山之一,这里用“叩玉扉”形容梦中进入仙境。
  • 赏析:此句描绘梦中的景象,通过“叩玉扉”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神秘感。
  1. 岩花涧草高低见,田鹤沙禽上下飞。
  • 注释:描述了山中的自然景象,岩上、岩下、涧边、田中、田间、空中,各种动植物活动的情景。
  • 赏析:此句生动地展示了山间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反映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1. 道士倚墙方熟睡,至人杜德不言机。
  • 注释:描写了梦中遇见的一位正在打瞌睡的道士。
  • 赏析:这两句通过“倚墙”、“方熟睡”和“言机”来表现梦境中人物的平和与超脱,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
  1. 人间天上元非远,非想非非更觉非。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与梦境的界限的思考。
  • 赏析:此句强调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模糊性,提示我们在现实中寻找超越世俗的理想境界。

译文:
在梦中,我进入了神秘的三茅山,那里有华丽的楼台和闪耀的金碧辉煌,阳光照耀下的景色格外清澈明亮。山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岩上、岩下、涧边、田中、田间、空中,各种动植物都在自由自在地活动。一位正在打瞌睡的道士,他靠在墙上,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问世事。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平和,仿佛人间与天堂的距离并不遥远。在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中,我更加体会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非想、非非。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中三茅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批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以及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平静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