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奏赋趋南宫,路逢墨客回仙翁。
笔端搅动云雾起,裹送龙入天门中。
薰风入对经前路,更觅仙翁一丸去。
砚光旗影照丹墀,一笑天颜承雨露。
谢恩独拜虽偶然,回翁墨好蜕使仙。
时人从此填户买,锱铢可博黄金千。
一名一第秋蝉翼,视草判花儿戏剧。
殿头渍笔和金盂,方得回翁龙剂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吕云叔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高度赞扬。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昔我奏赋趋南宫,路逢墨客回仙翁。(昔日我向天子献赋文,路遇一位神仙般的墨客。)
- “昔我奏赋”指的是诗人向朝廷呈献赋文,希望得到皇上的认可。
- “趋南宫”意指走向皇宫,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
- “路逢墨客”形容诗人在去往朝廷的路上,偶遇一位文采飞扬的墨客。
- “回仙翁”则是形容这位墨客如同仙人一般,让人感到神奇而不可捉摸。
- 注释:描述了诗人与墨客相遇的情景,以及他们对对方才华的认可。
- 笔端搅动云雾起,裹送龙入天门中。(笔下的墨水翻滚,仿佛有神祇将龙带入天宫。)
- “笔端”指的是手中的笔,“搅动”则表示笔力强劲。
- “云雾起”形容墨水如同云雾般弥漫开来,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氛围。
- “裹送龙”比喻墨客的文才如同龙一样非凡,能够带来好运和荣耀。
- 注释:描绘了墨客文才出众的场景,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 薰风入对经前路,更觅仙翁一丸去。(微风拂过,仿佛在为即将踏上征途的人加油鼓劲。寻找那位神仙般的墨客,希望他能留下一纸佳作。)
- “薰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 “经前路”可能指的是旅途中的某个地方,或者是即将开始的新旅程。
- “更觅仙翁”表明诗人想要寻找那位具有超凡才华的墨客,以期得到他的教诲和支持。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墨客的敬仰之情。
- 砚光旗影照丹墀,一笑天颜承雨露。(砚台反射出的光芒映照着台阶,皇帝的笑容如同雨露滋润大地。)
- “砚光”指的是砚台上的水波反射出的光泽。
- “旗影”可能是指皇帝出行时所持的旗帜,或者是宫廷内的景象。
- “丹墀”指的是红色的台阶,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 “一笑天颜”指的是皇帝的笑容,意味着皇恩浩荡,给予人们恩惠和关怀。
- 注释: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展现了皇帝对百姓的关爱以及墨客的才能被认可。
- 谢恩独拜虽偶然,回翁墨好蜕使仙。(即使只是偶然得到谢恩的机会,也要感谢那位神仙般的墨客赐予的墨汁和才华。)
- “谢恩”指的是接受皇帝的恩赐。
- “独拜”可能是指诗人独自向皇帝行跪拜礼,表现出对皇帝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 “回翁墨”指的是墨客的墨汁,“好蜕使仙”则是表达对墨客赋予的才华和能力的赞美。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墨客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墨客才华的认可和赞美。
- 时人从此填户买,锱铢可博黄金千。(如今许多人都会争相购买墨家的书法作品,甚至不惜用尽所有财产来换取。)
- “时人”指的是当时的文人雅士或普通民众。
- “填户买”指的是大量购买,反映出人们对墨家书法作品的喜爱和追求。
- “锱铢”意为微小的量度单位,用于比喻极其珍贵的价值。
- “可博黄金千”则是说通过购买墨家的作品,可以获得相当于千两黄金的价值。
- 注释:展示了墨家作品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热情。
- 一名一第秋蝉翼,视草判花儿戏剧。(每次获得一个名额就像秋天的蝉翼一样轻薄,参与起草诏书就像是观看戏剧一样有趣。)
- “一第”可能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名次,“秋蝉翼”形容机会之难得,如同秋风中薄薄一层蝉翼那般珍贵。
- “视草”是指参与撰写诏令、文书等事务的工作,“判花儿戏剧”则是说参与编写剧本和表演戏剧的工作。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于墨客才能的认可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殿头渍笔和金盂,方得回翁龙剂力。(只有当皇帝的御笔沾满笔墨和金盂时,才显出那位神仙般的墨客的力量。)
- “殿头”可能是指皇帝办公的地方,“渍笔和金盂”则是说皇帝的笔蘸满了墨水和金黄色的砚台,显示出其文才和权威。
- “龙剂力”是对墨客才能的象征性描述,暗喻他的文笔如同龙一样强大有力。
- 注释:强调了墨客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和他所带来的荣耀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