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菊始华,我去菊方好。
主人远招客,欢意不草草。
投辖陈孟公,哦诗杜陵老。
不忧垂橐归,珠玑已盈抱。
天宠忽鼎来,拥旄行就道。
贤侯借辉光,春风发枯槁。
【注释】我来到菊园时,正值菊花盛开。我离去时,正遇百花争艳。主人远道而来,热情地招请客人,欢聚的心情不草率。投辖陈孟公,哦诗杜陵老。不担心空手而归,满腹诗书已装满怀中。天子突然下诏征召他,他带着军旗和仪仗,匆匆上路去上任。贤明的太守借他的光华,使春天的风拂去干枯的枝叶。
【赏析】
这是一首咏人之作,通过写大历十四年春(779)诗人在潭州任上与大历三年春(768)诗人在长安任上两位友人相遇的情形,表现了他们不同时代的生活风貌,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
首句“我来菊始华”,点题。诗人来潭州时,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这里用一个“始”字说明诗人初到潭州之时。第二句“我去菊方好”,承上,写诗人离开潭州时的情景。诗人离开后,潭州之菊便更加繁茂了。这两句一前一后,前后映衬,突出了诗人来与去的不同感受。第三、四两句写友人相会。友人远道来访,殷勤款待,诗人也兴致勃勃,饮酒赋诗,尽兴而罢。第五句“投辖陈孟公”,是说友人在酒宴席间吟诵杜甫的《投简咸华馆诸子》诗(即《投简薛司户》),并称赞其为“杜陵老”。杜甫晚年寓居长安城南少陵区附近,自称杜陵野老。第六句“哦诗杜陵老”,既承上文“哦诗”,又回应第四句“陈孟公”,意思是说友人对杜甫的赞美并非虚言。
下面六句写诗人自己。第七句“不忧垂橐归”,是说他并不担忧回到潭州时空空如也。第八句“珠玑已盈抱”,是说他虽然有俸禄,但都拿来买书了。“垂橐”,指腰佩钱囊之意。第九句“天宠忽鼎来”,是说皇上忽然下诏征召他。第十句“拥旄行就道”,意思是说皇帝派来的使者已经来了。第十一句“贤侯借辉光”,是说贤明的太守借他的光,让春天的风吹走他身上的枯槁。这几句都是写诗人被征召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朝廷重用的风气。
这首七绝写得很有特色。它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友人之间的友谊,以及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隽永,是唐诗中别具一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