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门高险势摩天,洞底清泠泻碧涟。
蘋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
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
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赏析诗句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理解。首先明确“涟漪洞”是这首诗歌的标题,然后逐句解读即可。

(1)

“五门高险势摩天,洞底清泠泻碧涟”,意思是:五座山门地势高峻险阻直通云霄,洞口清澈凉爽如碧水流淌。“五门”即五座山门,“高险势摩天”形容这五座山门地势高峻险阻,直通云端,给人以巍峨耸立、直入云霄之感。“洞底清泠泻碧涟”描写的是洞底水流的情景。“清泠”形容水流清凉而冷冽,“碧涟”则是指清澈的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如同碧玉一般。

(2)

“蘋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大意为:水草藻类鱼儿在水中嬉戏,不知是傍晚细雨的到来;薜荔、女萝等植物随着人的离去而被冰雪所覆盖,显得幽静冷寂。“蘋藻鱼游”描绘了水中水草、小鱼在暮雨中嬉戏的情景,“薛萝人去锁寒烟”则描绘出薜荔、女萝被冰雪封冻后,显得幽静而冷寂的景象。

(3)

“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大意为:樱花已经熟透了垂下了红彤彤的果实,山岩上的竹子抽出了新的嫩芽,仿佛带着晶莹的玉鞭。“山樱”指的是山间的野樱花,“垂朱实”指垂挂着像朱砂般的果实,色彩鲜艳夺目。“岩竹”则是指山岩上的竹子,“新抽”指刚刚抽出嫩芽。“露玉鞭”则是指新长出的嫩枝犹如玉石一般晶莹剔透。

(4)

“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大意为:只怕游玩的人骑马匆匆地回家了,野僧人又何必吝惜那片白云来休息呢?“只恐”表示担心,“游人归马急”指人们骑马匆匆地回家了,“野僧”则指山野中的僧人,“何惜白云眠”则表示野僧对白云毫不吝惜。诗人以“游人归马急”和“野僧”作对比,表现了自己对于世俗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归隐山林的愿望。

译文:

五座山门高峻险要直通云霄,洞底流水潺潺清澈凉意逼人。水草藻类鱼儿在水中游戏嬉闹,不知是黄昏时分细雨降临之时。薜荔、女萝随人离去而被封冻,显得幽静而又冷寂。山间野樱花成熟后,挂满红彤彤的果实下垂,山岩上刚抽出的新芽如同晶莹的玉鞭。只怕游玩的人骑马匆匆地回家了,野僧人又何必吝惜那片白云来休息呢?

赏析:“涟漪洞”是这首诗歌的标题,全诗四句二十字,前两句描写山水风光,中间两联写自然景色,尾联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归隐林泉的情怀。首联描写了山峦的气势,山体高大险峻直插云霄,瀑布从洞底倾泻而下,形成一汪碧绿的潭水,令人感到清凉舒适。颔联描写了山中水草与小鱼儿的悠闲生活,它们不知道傍晚的雨将要来临。颈联则描写了山中植被的变化,山中的薜荔、女萝等植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冰雪覆盖,显得格外幽静冷寂。尾联则是诗人抒发的情感。他害怕那些游玩的人骑马匆匆地回家了,所以宁愿选择在这片白云之下度过自己的余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