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准乾坤,作者难屈指。
我从李郭游,知有徐孺子。
春风橘洲前,白月太湖尾。
怀哉来无期,玉唾炯在纸。
去年识仲氏,何啻空谷喜。
合并忽自天,颠倒见底里。
维君天下士,竹箭东南美。
胡不在石渠,诸公当料理。
千岩今林宗,泉石助风轨。
示疾不下堂,有句高八米。
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
毫端洒秋露,去国词愈伟。
属闻都门别,回首即桑梓。
独怜苕溪上,垂榻俟行李。
烟波肯寻盟,归棹为君舣。

这首诗是诗人给朋友徐通仲的一封书信,表达了对徐通仲的欣赏和赞美。

我们来看第一句:“斯文准乾坤,作者难屈指。”这句话的意思是:文人如日月星辰般璀璨,他们的才华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这里的“斯文”指的是文人,“乾坤”则是指天地,形容文人的才华如同天地一般博大无垠。而“作者难屈指”则表示这些文人的数量众多,难以一一列举。

我们看到第二句:“我从李郭游,知有徐孺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在李杜等人那里游览,深知有位叫做徐孺子的贤人。这里提到了李杜,他们是唐朝的大诗人,与徐孺子相比,显得更加优秀。

第三句:“春风橘洲前,白月太湖尾。”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风拂过橘洲,明月高悬在太湖之滨。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

我们看到第四句:“怀哉来无期,玉唾炯在纸。”这两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感慨。他期待着能与友人重逢,但不知何时能够实现。而当他看到玉唾(美玉)仍在纸上时,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世事如梦。

我们看到第五句:“去年识仲氏,何啻空谷喜。”这句话的意思是:去年我结识了徐通仲,那喜悦之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里的“仲氏”指的是徐通仲,而“何啻”则是比喻,表示程度之深。

第六句:“合并忽自天,颠倒见底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他感慨两人的相遇如同天意安排,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颠倒到了极点。

第七句:“维君天下士,竹箭东南美。”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真是一个天下英才,就像竹箭一样美好。这里通过比喻赞美了徐通仲的才华出众。

第八句:“胡不在石渠,诸公当料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徐通仲的关心和期望。他希望徐通仲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务,不要因为琐事而耽误了重要的工作。

我们看到第九句:“千岩今林宗,泉石助风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句:“示疾不下堂,有句高八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智者的形象。他虽然生病了,但仍然坚持不出门,而且他的话语充满了智慧和力量。

第十一句:“此老笔砚交,诚斋古元礼。”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位老人的笔与砚相互辉映,他的学问深厚,堪比古代的元礼先生。这里的“诚斋”指的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他与徐通仲都是文学大家。

第十二句:“毫端洒秋露,去国词愈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徐通仲作品的赞赏之情。他的诗歌如同秋露一般清新,辞藻华丽,令人赞叹不已。

第十三句:“属闻都门别,回首即桑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当他听说徐通仲即将离开京城时,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

第十四句:“独怜苕溪上,垂榻俟行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苕溪边等待友人的场景。他期盼着友人的到来,并为他们准备了舒适的休息环境。

第十五句:“烟波肯寻盟,归棹为君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祝福和期望。他祝愿友人在归途中一帆风顺,平安到达目的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