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复何知,自谓山泽好。
来裨奉常议,识笳鼓羽葆。
谁怜老垂垂,却入闹浩浩。
营巢犹是寓,学圃何不早。
淮桂手所植,汉瓮躬自抱。
花开不忍出,花落不忍扫。
佳客夜深来,清尊月中倒。
一禅两居士,更约践幽讨。

野人复何知,自谓山泽好。

来裨奉常议,识笳鼓羽葆。

谁怜老垂垂,却入闹浩浩。

营巢犹是寓,学圃何不早。

淮桂手所植,汉瓮躬自抱。

花开不忍出,花落不忍扫。

佳客夜深来,清尊月中倒。

一禅两居士,更约践幽讨。

注释:野人:指作者自己。何知:什么也不懂得。自谓:自己以为。山泽:指山林和水泽。裨:帮助。奉常:汉官名,这里借指宰相。笳鼓:古代乐器,此处泛指音乐。羽葆:古代的一种仪仗,用鸟羽做成的旗子。垂垂:形容年纪大。浩浩:形容声音洪亮或气势宏大。营巢:筑巢。寓:寄托。学圃:学习园艺。淮桂:淮河一带的桂花,因淮南、河南一带出产较多而称。汉瓮:汉代陶制的酒器。躬:亲自。开:开放。扫:扫除。佳客:指有才德的人。深:晚。清尊:指酒器。月中倒:在月光下喝酒。一禅:一个和尚。两居士:两个有学问的人。践:拜访。幽讨:深入探讨。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写的一篇随感录,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首联“野人复何知,自谓山泽好”写诗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对自然的感悟。颔联“来裨奉常议,识笳鼓羽葆”写诗人参与朝廷政事,以及与官员们的交往。颈联“谁怜老垂垂,却入闹浩浩”写诗人对年老体衰的感慨以及对喧闹世界的排斥。尾联“营巢犹是寓,学圃何不早”写诗人对生活哲理的领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