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四无山,坡陁亘长野。
吾披紫茸毡,纵饮面无赭。
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
行行逆风去,初亦略沾洒。
疾风吹大片,忽若乱飘瓦。
侧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
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
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
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
徘徊望神州,沈叹英雄寡。

【注释】

濠梁:濠水之上的桥。

坡陁:斜坡,长野:指旷野。

紫茸毡:用紫草做成的毡子,一种贵重的御用地毯。赭:红土。

矜:夸耀。

雪中马:形容骑马人不畏严寒。

丝鞚(kòng):系马用的带子。

万箭急:比喻箭矢密集,形势紧急。

叱咤:怒喝声。

一斝(jiǎ):古代的一种酒器。

燎(liáo)茅:把烧过的茅草放在水里泡。湿衣:衣服湿漉漉。

客:指朋友。

逡巡:徘徊不前貌。

神州:这里指中原,即北宋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沈叹:深叹息。英雄寡:英雄稀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汴京时游春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游春的全过程,从初游到归途,由轻狂到沉郁,表现了诗人心情的变化,也反映了汴京当时战火纷起、国势危亡的局势。

首联“昔游诗十五首”是说这首诗是作者游春的十五首诗之一。“濠梁四无山”,是说作者游濠梁时,四周没有高山;“坡陁亘长野”,是说作者游长野时,四周都是广阔的田野。这两句是写景,渲染了游春时开阔、空旷的背景。

颔联“吾披紫茸毡,纵饮面无赭”是说作者穿着紫毡制成的地毯似的毛皮大衣去饮酒,所以喝得脸也不红了。“紫茸毡”,即紫茸皮,是用一种贵重的植物紫茸做的裘衣,是一种高级奢侈品。“赭”,是朱砂,一种矿物颜料。这两句是写喝酒和喝酒后的状态,形象生动。

颈联“自矜意气豪,敢骑雪中马”,是说作者自己夸耀自己的意气豪壮,敢于骑着雪中的白马奔驰。“雪中”,形容白雪皑皑,寒冷刺骨。“意气豪”是说作者的意气高傲。这两句写诗人骑马时的神态和心情。

尾联“行行逆风去,初亦略沾洒”是说作者骑着马,逆着风前进,虽然开始还被风吹得稍微有些打湿,但终于到达目的地。“沾洒”,是被风吹得衣服上沾满了水珠。这两句写诗人骑马的艰辛和最终成功。

中间两联“疾风吹大片,忽若乱飘瓦”“侧身当其冲,丝鞚袖中把”是写诗人乘马前行,大风呼啸而来,飞沙走石,仿佛要吹塌房屋,这时诗人不得不侧身迎难而上,用带子紧紧地束住马缰绳以防被风吹跑。这两句写诗人骑马时的艰难险阻。

中间两联最后两句“重围万箭急,驰突更叱咤”是说在敌人重重包围下,形势十分危急,作者奋不顾身地向前冲刺,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万箭”,比喻敌人的箭如雨点般密集射来;“驰突”,意为奔驰冲刺。“叱咤”,大声喊叫。这两句写诗人冲锋陷阵的情景。尾联“酒力不支吾,数里进一斝”是说由于酒量有限,不能支持这种激烈的战斗,只能喝一点酒再继续前进,走了几里路才进了酒馆。“斝”,古代的酒具,形状像大酒杯。这两句写诗人因酒力不足而不得不中途休息,继续行军的情况。

中间两联最后两句“燎茅烘湿衣,客有见留者”是说作者为了取暖,点燃了茅草烤衣服,这时有人看见他的衣服被茅草熏得湿漉漉的,便劝他不要这样做。“见留”,指客人留下来陪坐。这两句写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仍不忘关心他人的生活。

最后两句“徘徊望神州,沈叹英雄寡”是说作者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山河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深深感叹国家的英雄太少了。“沈叹”,深深地叹息。这两句写作者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