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裤暖,已扇民讴。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瑞鹧鸪
吴地的风俗是豪迈的,人烟稠密,高下水边山头。瑶台、绛阙,仿佛就在蓬丘上。万井千闾富庶,雄踞十三州。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裤暖,已扇民讴。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注释:
- 吴会风流:指吴地的风土人情。
- 人烟好:人口众多,热闹非凡。
- 高下水际山头:形容地势高峻,水系发达,山峦起伏。
- 瑶台:神话中的仙台,这里指仙境。
- 绛阙: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皇宫。
- 依约:隐约可见,形容距离感。
- 蓬丘:神话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的总称。
- 万井千闾:形容人口众多,地方繁华。
- 雄压十三州:形容势力强大,可以压制其他地区。
- 触处:处处。
- 青娥:年轻女子,这里指美丽的妇女。
- 画舸:彩色的船。
- 红粉朱楼:形容女子穿着艳丽,居住在华丽的楼阁中。
- 方面:朝廷或官府。
- 元侯:贤明有才能的人。
- 致讼简时丰:使诉讼减少,社会安定。
- 已扇民讴:已经让百姓感到满意。
- 旦暮:早晚,形容时间短暂。
- 锋车:锋利的车,这里比喻锐意进取的精神。
- 济川舟:渡过河流的船只,这里比喻治理国家的方法。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吴地的繁荣景象和贤明有才能的官员治理国家的情景。
首句“吴地的风俗是豪迈的”,直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即吴地的风俗。这种风俗体现在人烟稠密,高下水边山头的美景中,也体现在瑶台、绛阙等仙境般的环境中。
颔联“人烟稠密,高下水边山头”进一步描绘了吴地的风光。这里的“稠密”和“高下”都是对人烟的描述,而“水边山头”则描绘了地理位置的特点。
颈联“瑶台、绛阙,仿佛就在蓬丘上。万井千闾富庶,雄踞十三州”则进一步描绘了吴地的繁华景象。这里的“瑶台、绛阙”是神话中的仙台,而“蓬丘”则是神话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的总称。这些词汇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感受到吴地的辉煌和荣耀。同时,“万井千闾”则描绘了吴地的广阔和繁华,“雄踞十三州”则表达了其强大的实力和地位。
尾联“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则转向了人物描写。这里的“青娥画舸”和“红粉朱楼”都是对美女的赞美,通过这些词汇可以看出诗人对吴地女性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吴地的风俗、风光、历史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吴地的宏伟壮丽和繁荣昌盛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吴地人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