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递盈阙,八还齐闇明。
须从心观觅,莫认指摽生。
地僻人声远,山空夜气清。
何时煨芋火,相与听瓶笙。

【注释】

四特:指四位圣者。递盈阙:传扬圣旨。八还:佛教语,意谓佛性不生不灭,常住不变。闇明:暗和明亮。指佛光普照。须:需要。心观觅:内心观照寻找。莫:不要。指摽:指指点。生:出现。地僻:地方偏远。人声远:人声稀少。山空:山间空旷寂静。夜气清:夜晚空气清新。何时:何年,什么时候。煨芋火:用土块烧芋头,取火种。相与:共同。听瓶笙:听吹瓶笙乐声。

【赏析】

《寄题真相寺遥月堂仍简礼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抒发诗人对真如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全诗语言质朴,意境高远,富有哲理。

首联“四特递盈阙,八还齐闇明”,诗人以圣者为对象,运用了“递盈阙”和“八还”、“齐闇明”等词语,描绘出一幅佛教圣地的景象。其中,“四特”指的是四位圣者,即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而“八还”,则是佛教用语,意为“佛性不生不灭,常住不变”。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敬畏之情,更表现出他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颔联“须从心观觅,莫认指摽生”,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观照和修行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要真正了解和领悟佛法,必须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去寻找,而不是仅仅依赖外在的指引或帮助。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和目标。

颈联“地僻人声远,山空夜气清”,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其中,“地僻”指的是地理位置偏僻;“人声远”则意味着周围环境寂静,没有喧嚣的声音;“山空夜气清”则表达了夜晚山林中的清新空气和宁静氛围。这些词语都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所描绘的夜晚景色,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安详。

尾联“何时煨芋火,相与听瓶笙”,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祝愿。诗人希望在那个时候,他们能够一起围坐在一起,聆听着吹瓶笙的音乐,享受着那份宁静和美好。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他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寄题真相寺遥月堂仍简礼上人》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真如的描绘和对佛法的信仰,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