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屦西山路,寻春得重陪。
那知分手去,不作转头来。
寂寂双溪雪,依依半树梅。
经行陈迹在,横涕湿苍苔。

诗句释义

  1. “撰屦西山路”:撰写鞋履,意味着准备外出。西山路指的是诗人准备前往的地点,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2. “寻春得重陪”:寻找春天并得以再次陪伴。这里的“得重陪”表达了一种意外的喜悦,因为春天的到来让他有机会再次享受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时光。
  3. “那知分手去”:未曾料到要与他们分离。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即将离开的不舍和遗憾。
  4. “不作转头来”:不会回头回来。这里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离别的无奈。
  5. “寂寂双溪雪”:寂静无声,只有两条小溪的雪白。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6. “依依半树梅”:依依不舍,半树梅花盛开。这里的梅花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在分离时的心情。
  7. “经行陈迹在”:行走间,曾经走过的痕迹依旧存在。这表示诗人虽然离开了这个地方,但曾经的足迹依然留在心间。
  8. “横涕湿苍苔”:悲伤到泪水横流,沾湿了青苔。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哀伤,以及他对过去的回忆和留恋。

译文

撰屦西山路,寻春得重陪。
那知分手去,不作转头来。
寂寂双溪雪,依依半树梅。
经行陈迹在,横涕湿苍苔。

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故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中的“撰屦”意为穿鞋,暗示着出门的准备;“西山路”则表明目的地是一条通向西边的道路,可能充满了未知和期待。诗人在春天里重新找到了陪伴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然而,他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重逢会以离别告终。这种出乎意料的结局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心境。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惆怅,对于可能的再聚又抱有希望。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显得更加动人。

诗人转而关注周围的环境,描述了寂静的双溪雪和依依的半树梅花。这些自然景观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为诗人提供了逃离现实痛苦的出口。诗人在梅花盛开的树下停留,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坚韧。

诗人提到了自己行走时留下的脚印,以及由此带来的悲伤。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感叹。诗人的泪水湿润了青苔,象征着他对过往的依恋和对现实的无力感。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力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