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氯冒兮天目之趾,叠湫喷薄兮洞石齿齿。列缺正昼兮睡蛟起,可仰而扰兮浴以天河倒流之水。
子其隐乎,吾与子兮采芷。
诗句原文:
云氯冒兮天目之趾,叠湫喷薄兮洞石齿齿。列缺正昼兮睡蛟起,可仰而扰兮浴以天河倒流之水。
译文:
云气涌动着覆盖了天际,瀑布如白练般从山峰上倾泻而下;水流冲击着岩石,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深潭。在阳光明媚的白天,一道电光划破长空,惊醒了沉睡中的蛟龙,它跃出水面,享受来自天河的清凉泉水。
注释:
- 云氯冒:云气翻涌,气势磅礴。
- 天目之趾:指的是天目山的山脚。
- 叠湫喷薄:形容瀑布层层叠叠,水流湍急。
- 洞石齿齿:形容岩石因水流长期冲刷形成许多洞穴和齿状的岩石。
- 列缺正昼:闪电在白天出现,称为“列缺”。
- 睡蛟起:描述蛟龙在阳光中醒来的情景。
- 可仰而扰:可以抬头观赏这壮观的景象。
- 浴以天河倒流之水:比喻清澈的河水如同天河一般流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使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诗中的瀑布、岩石、雷电等元素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自然景观。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使整首诗歌更具诗意和画面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