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去南来策蹇驴,偶然过我古玄都。
虽无千树桃花赋,却有三秋桂子图。
贺老挂冠方赐剡,张翰命驾已归吴。
酒边说尽兴亡事,空羡陶朱据五湖。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北去南来策蹇驴,偶然过我古玄都。
  2. 虽无千树桃花赋,却有三秋桂子图。
  3. 贺老挂冠方赐剡,张翰命驾已归吴。
  4. 酒边说尽兴亡事,空羡陶朱据五湖。

我们将这些诗句与译文对应起来:

  • 北去南来策蹇驴:描述的是诗人骑着蹇驴(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从北方来到南方。这里的“蹇驴”是古代的一种步行工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行走的状态。

译文:我从北方走来,骑着蹇驴来到了这里。

  • 偶然过我古玄都:玄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诗人在这里可能是指自己偶然路过这个地方。这里的“玄都”可能是一个典故,具体需要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来理解。

译文:我偶然来到了这个地方。

  • 虽无千树桃花赋:这里的“千树桃花”是一个美丽的画面,而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虽然没有写关于桃花的赋,但心中仍然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

译文:虽然我没有写关于千树桃花的赋,但是我心中依然充满对春天的喜爱。

  • 却有三秋桂子图:这里的“三秋”指的是秋天,而“桂子”则是桂花的果实,诗人用“图”字来形容这幅画,意味着他看到了一幅描绘秋天桂花的画作。

译文:虽然没有画出千树桃花的美景,但是我却看到了一幅描绘秋天的桂花画作。

  • 贺老挂冠方赐剡:这里的“贺老”指的是贺知章,他曾担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晚年辞官归乡,被后人称为“诗仙”。而“挂冠”则是指辞去官职。这里的“方赐剡”可能是指贺知章被赐给剡州(今浙江嵊州市)居住。

译文:贺知章辞去官职后被赐给剡州居住。

  • 张翰命驾已归吴:这里的“张翰”指的是西晋时期的名士张翰,他曾在洛阳做官,后来因为想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回乡,最终定居于吴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张翰归乡的羡慕之情。

译文:张翰辞官后被赐给吴地居住。

  • 酒边说尽兴亡事:这里的“酒边”可能是指聚会的场所,而“说尽兴亡事”则表达了诗人在聚会中畅谈国家兴亡大事的情景。

译文:我们在酒桌上谈论着国家的兴衰大事。

  • 空羡陶朱据五湖:这里的“陶朱”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商人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居江湖,自称陶朱公。“据五湖”则是指占据太湖一带的湖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范蠡的羡慕之情。

译文:我只能羡慕范蠡那样占据太湖一带的湖水生活。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诗人行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大事的关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