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短亭西,吹尘认旧题。
水添春岸阔,云压暮山低。
沙觜鹭初宿,树头乌自啼。
故人今不见,惟有草萋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故人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
- 故人亭:指的是杜甫在游历过程中,经常停留的一个亭子,这个亭子可能是他与友人相遇、交流的地方。
- 倚棹:靠在船边的意思,形容杜甫在亭中停留的情景。
- 短亭西:描述亭子位于岸边的西侧,距离水边很近。
- 吹尘认旧题:指风吹过,仿佛能看到曾经题写的字迹,但已经模糊不清。
- 水添春岸阔:春天到来时,水面宽广,增添了几分生机。
- 云压暮山低:傍晚时分,天空中的云彩压低了山脉的高度。
- 沙觜鹭初宿:沙洲上的鸟儿刚刚栖息下来。
- 树头乌自啼:树上的乌鸦也加入了夜晚的鸣叫。
- 故人今不见:现在的老朋友已经不在眼前了。
- 惟有草萋萋:只有野草还郁郁葱葱,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老朋友的怀念之情。
译文
倚靠在船边的小亭,西边的水边,春风拂面让人想起旧日题诗的场景;
河水增加了春天的气息,让河岸显得更加辽阔;
天空中云彩低垂,傍晚的山峦变得如此渺小;
沙滩上鸟儿刚刚栖息,树林里的乌鸦也开始鸣叫;
现在看不见老朋友的身影,只有那青翠的草地还在生长。
赏析
这首诗以故人亭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首联通过“倚棹”和“吹尘认旧题”两个动作,勾勒出诗人在故人亭内凭栏远眺的情景。颔联则用“水添春岸阔”和“云压暮山低”两句,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自然风貌。颈联“沙觜鹭初宿”和“树头乌自啼”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尾联“故人今不见,惟有草萋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现实与回忆之间的落差,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人亭这一地点的特殊情感,以及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