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
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踪迹。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大石春景”、“惜别》、《采桑子》等。
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在立夏节令的前一天,即农历四月初一,用东坡(苏东坡)的诗作《满江红·快哉亭赠张偓佺》为题,来写立夏日的景象。
雨涩风悭(qián),双溪閟(bì):雨点涩滞,风力微弱。双溪,指浙江绍兴县南的鉴湖。閟,闭藏。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长长只是像没有彩霞那样地阴暗,山峰上的云雾也像凝结成块。
修禊(xiè)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修禊的欢愉游乐如今不再进行,当年人们聚会游戏的故事到哪里去寻找?
水到却寻盟,筹输一:等到水位上涨时,才去寻找结盟之地。这里指等到涨潮时再去找水深的地方游泳。
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燕子飞倦了,黄莺唱完了,春天不肯停留下来。
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池塘里的水面上泛着绿色,嫩绿的小荷叶争相从水面探出头来。
童子舞雩(yú)(wū)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童子们玩着一种叫做雩的舞蹈,我则提笔写下这些文字。
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踪迹:记得去年,在傍晚的时候看到修长的竹子,它们在天寒中显得孤寂而又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立夏时节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上阕起首三句,写雨水使双溪一带变得阴暗,连山上的云雾也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阴沉的画面。接着以“修禊”一词引出下文,说如今已经没有了当年欢愉游乐的情景,只剩下一些关于当年的故事可追寻。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时光易逝的一种感慨。
下阕开头两句写到了燕子和黄莺,它们各自忙碌于自己的生活,而春天却不肯停留。这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活力的追求。然后,通过写池塘中的荷叶,将视线从自然界转向了人的世界。最后一句则是写自己提笔写作的情景,与前面所写的景物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整首词语言简练、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