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合与古诗班,不是诗家持论宽。
风雅近来随世变,诗无可采不须官。
【注释】
次适安感古二首:这是杜甫为避乱于梓州而作的一组咏怀诗。次,指次第、次序;适,是“适意”的意思;安,即安适、安逸之意。
少陵:指杜甫。杜甫曾官至工部员外郎,后人称杜甫为杜少陵。
合:应当。
班:同“班”,古代对官员的称呼,这里用作尊称。
风雅:指《诗经》和《楚辞》等古代诗歌。
近世:指唐代。
随世变:随着社会风俗的变化而变化。
可采:值得采录。
官:官职。
赏析:
这组诗写于公元762年(唐肃宗上元二年)秋,杜甫由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移往同谷县(今四川广元市)。当时,诗人因避战乱而隐居于梓州之北的山谷,故题作“次适安”。
前四句写诗人认为杜甫的诗才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一样,其作品不应只被当作文学家的作品来看待,也不应只被当作政治家的作品来看待。后四句则是说,自从《诗经》以后,直到唐代,诗歌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再没有值得采集的诗了。
全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论中不乏形象性的语言,如“不是诗家持论宽”、“近来随世变”、“诗无可采不须官”等都是形象生动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