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金山寺,一苇破沧溟。
怒涛正拍天,风雨歘晦冥。
江豚急吹浪,水面轰雷霆。
满船失颜色,莫辨死与生。
此时娄师德,高卧看长鲸。
过午忽开霁,济岸犹登瀛。
清风泛我衣,阳光射檐楹。
舟人相慰劳,山僧笑出迎。
行行金鳌背,月鉴浮空明。
波平蒙天影,潮静闻经声。
殿阁耀金碧,守护真龙形。
系缆少沉吟,红轮江西倾。
炬火烁江面,直使潜鳞惊。
因成一宿觉,问津维扬城。
重来知几时,未计岁月成。

念昔游四首

【解析】

  1. 昔游金山寺,一苇破沧溟。
  • 注释:回忆起曾经游览金山寺的经历,当时用一根芦苇就冲破了浩瀚的大海。
  • 赏析:诗人通过“一苇破沧海”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和赞叹,以及在面对自然时所表现出的勇敢与自信。
  1. 怒涛正拍天,风雨歘晦冥。
  • 注释:汹涌的海浪拍打着天空,狂风暴雨瞬间来临,天地间一片昏暗。
  • 赏析:此处描写了大自然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激动与不安。
  1. 江豚急吹浪,水面轰雷霆。
  • 注释:江中的海豚急促地吹动波浪,激起的水浪如雷鸣般震耳欲聋。
  • 赏析:诗人通过对江豚与水浪的动态描绘,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这种力量的震撼与赞叹。
  1. 满船失颜色,莫辨死与生。
  • 注释:整个船只都被惊涛骇浪弄得失去了颜色,无法分辨是生是死。
  • 赏析:诗人通过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对比,传达了他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1. 此时娄师德,高卧看长鲸。
  • 注释:此时正在欣赏娄师德的高远志向,他在静默中观看着巨大的鲸鱼。
  • 赏析:此处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在面对大自然力量时的冷静与超然,以及对娄师德高尚品格的赞美。
  1. 过午忽开霁,济岸犹登瀛。
  • 注释:中午时分,天空突然放晴,诗人依然能够安全抵达彼岸。
  • 赏析:诗人以“犹登瀛”来形容自己的坚韧不拔,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也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1. 清风泛我衣,阳光射檐楹。
  • 注释:清凉的风拂过我的衣服,阳光照进屋檐下。
  • 赏析:此处描述了自然环境的美好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1. 舟人相慰劳,山僧笑出迎。
  • 注释:船上的水手相互安慰并鼓励,山上的僧人笑着欢迎客人。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友爱。
  1. 行行金鳌背,月鉴浮空明。
  • 注释:行走在金色的鳌背之上,月亮在水中显得格外明亮。
  •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1. 波平蒙天影,潮静闻经声。
  • 注释:海水平静,仿佛能映出天空的影子;潮水平静,可以听到佛经的声音。
  •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1. 殿阁耀金碧,守护真龙形。
  • 注释:庙宇的建筑金光闪闪,宛如一条真龙守护着。
  • 赏析:此处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庙宇的辉煌与庄重。
  1. 系缆少沉吟,红轮江西倾。
  • 注释:解下缆绳稍微沉吟片刻,红色的太阳已西沉。
  •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日落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1. 炬火烁江面,直使潜鳞惊。
  • 注释:火炬照亮了江面,让潜伏的鱼群感到惊恐。
  • 赏析:此处通过描述江面上的光影变化,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
  1. 因成一宿觉,问津维扬城。
  • 注释:由于这次旅行,我一夜未眠,最后到达了扬州城。
  •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在旅途中的疲惫与困倦,反映了旅行带来的身心疲惫。
  1. 重来知几时,未计岁月成。
  • 注释:再次来到这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
  •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对时间的无奈与感慨,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念昔游四首》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娄师德的赞美和对自身经历的回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于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