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蒲柳曲江头,恨与春波不尽流。
莺唤新声啼绿树,燕寻旧垒认朱楼。
百年骄豢吴儿脆,一味清谈晋士休。
千古兴亡惟有泪,漫山花雨杜鹃愁。
诗句原文为“春风蒲柳曲江头,恨与春波不尽流。莺唤新声啼绿树,燕寻旧垒认朱楼。百年骄豢吴儿脆,一味清谈晋士休。千古兴亡惟有泪,漫山花雨杜鹃愁。”
译文:
春风拂过曲江边的杨柳和蒲柳,我不禁感慨时光如水般匆匆流逝。黄莺啼叫着新曲调唤醒了绿色的树木,燕子追寻着旧日的巢穴辨认着红色的楼阁。那些曾经享受荣华富贵的吴地少年如今变得脆弱不堪,只追求那些空洞无物的清谈。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兴衰更替,最终只剩下眼泪默默无声。满山遍野的花雨伴随着杜鹃的哀愁,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注释:
- 春风:指春季吹来的温暖风。蒲柳:指生长得细长柔弱的柳树。
- 恨与春波:形容对春天逝去的不舍之情。
- 莺唤:黄莺在歌唱。新声:新的歌音。
- 绿树:指春天里繁茂的树木。
- 燕寻:燕子寻找。旧垒:指过去的巢窝。
- 百年:指一百年的时间。骄豢:指曾经享有的荣华富贵。
- 晋士休:指晋代的士人。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士人们注重文学艺术和玄学思考。
- 千古:形容时间久远。兴亡:指国家或王朝的兴盛和衰败。
- 泪:指因感伤而流下的眼泪。
- 漫山:形容山峦连绵不断的样子。花雨:指花瓣纷纷落下的雨,通常用来形容花瓣如雨般飘落的场景,也比喻事物纷纷下落。
- 杜鹃:一种鸟类,常被视为悲伤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春风蒲柳曲江头”便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随后,诗人通过描写鸟儿的鸣叫和树叶的摇曳,以及燕子的寻巢活动,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丽,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诗中的“恨与春波不尽流”和“百年娇豢吴儿脆”,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吴地少年的短暂荣耀与晋士的长久安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这种从个人到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千古兴亡惟有泪,漫山花雨杜鹃愁”以景结情,将全诗推向了高潮。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悲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兴衰、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