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公民爱深,原叔复善政。
缉祠流声诗,才德交辉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提示来概括答案要点。

“岘山”: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南。这里借指汉昭帝时期的著名贤臣张良,因封为留侯而葬在岘山之阳。“羊公”,即羊祜(239—313),字叔子,南阳郡西鄂县人。他年轻时就有志于天下,博学多闻,善于清谈,以识拔后进闻名当世,历任荆、益二州刺史。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统一全国,羊祜任益州太守,时年45岁。他治理荆州三年,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羊祜死后,被追授征南大将军,谥号“忠侯”。《晋书》说他“性至俭不尚声乐,每宴飨必制酒肉不过十数盘。”羊祜去世后,他的故居在岘山旁建了祠堂,人们称它为“羊公庙”。

“原叔”:《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从斜谷来,屯于岐口。姜维乃自积观引军就艾。原仲产曰:‘姜维若勇者,可以断陇上桥头;若智者,可以移涪水作灌田,尽复陇右诸城。’艾与维战于剑阁,大破之。蜀人以为畏敌而降。”(《晋书·邓艾传》)原仲产就是原宪,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汉书·艺文志》载:“《原氏春秋》百二十篇。其语闳大不经,孔子所弗好,然采录传闻,有助教令。”颜师古注:“‘原’,亦姓也。”又据陆机《吊夷齐文》云:“吾闻夷齐去鲁,孔子叹曰:‘道不行矣!我欲乘风归去。’夫夷齐,固圣人之遗也,犹能违世高蹈,岂况凡夫俗士乎?且夫子言‘道不行’,何足重忧?夫道之不行久矣。……夫三王五霸之君,皆能致太平,故孔子叹之。……今夫夷齐之迹,盖已远矣。而孔子犹不能忘。何则?道未行也。……今夫夷齐,岂得与孔子同忧哉?”

“缉祠流声诗”,缉(ji),采集,搜集;祠,供奉;流声诗,传唱不绝的颂扬诗。

“才德交辉映”,交辉映:交相映照,互相辉映。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先祖羊祜的一首挽诗。羊祜生前为官清廉,死后却受到人们的怀念和尊崇。诗人通过对羊祜一生事迹的叙述,歌颂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全诗感情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羊祜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