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轻阴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
初闻山鸟惊新哢,遥见林花识旧蹊。
荡桨远从芳草渡,垫巾还傍缘杨堤。
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城南
昨夜轻阴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初闻山鸟惊新哢,遥见林花识旧蹊。
荡桨远从芳草渡,垫巾还傍缘杨堤。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注释:1. 结夕霏:形容天色阴沉的样子。2. 香泥:指用香草烧制成的灰烬。3. 新哢(kòu):即“新声”,鸟鸣声。4. 识旧蹊:指熟悉过去走过的路。5. 荡桨:划船桨。6. 芳草渡:泛指渡口,泛舟的地方。7. 罗敷:古代美女名,这里借指农妇。8. 桑蚕:桑树和蚕,泛指养蚕业。9. 惆怅:心中忧愁不安。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七言古诗。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农妇辛勤劳动的赞美。
首句中的“结夕霏”形容了天色阴沉的样子,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以“城南十里有香泥”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景象。这里的“香泥”指的是用香草烧制而成的灰烬,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而“初闻山鸟惊新哢”(初听到山中的鸟儿叫声),则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在第三句中,诗人再次运用了“识旧蹊”这个词语,进一步描绘了农妇熟悉的道路和环境。这里的“遥见林花识旧蹊”不仅表达了农妇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和怀念,也体现了她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到了第四句,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荡桨远从芳草渡”和“垫巾还傍缘杨堤”这两个动作,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了诗人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更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他希望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寻找一个能够静下心来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地方。
最后一句则是全篇的升华与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绘农妇正在忙碌着桑蚕的事情,表达了对农妇辛勤劳动的赞美和敬意。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和付出。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农妇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揭示了农民在现代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困境,呼吁人们要更加关注和支持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