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麾遥想陟崔嵬,骤喜清谈复屡陪。
攀桂当年追远趾,偃藩今日仰高才。
如公闳博难淹外,顾我迂疏任傥来。
相遇且宜忘倍道,暂同持酒赋层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拥麾遥想陟崔嵬”,意谓李安上年兄(即李安上)的旌麾,远远地映照着我攀援于天路之上,登上巍峨的崔嵬峰顶;第二句“骤喜清谈复屡陪”,是说在李年兄的身边,我又听到了清朗的议论和反复的陪侍,心中顿感喜悦。第三、四句写自己对李年兄的景仰之情。诗人用了一个比喻:“攀桂当年追远趾”,意思是当年我攀援桂花树,追随先贤李白,而今又有幸在李年兄手下,得以追随他的脚步。“偃藩今日仰高才”,意思是今天,我在地方上做官(藩王),而仰望李年兄的高才大德。“如公闳博难淹外”,意思是李安上年兄学问渊博,难以有其他门道来比肩。“顾我迂疏任傥来”,意思是我迂腐疏阔,但也能自食其力,得到任用。“相遇且宜忘倍道”,意思是我们这次相遇,应当忘却彼此的道路高低,共同饮酒赋诗。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李安上时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太守。李安上与杜甫相识于乾元元年(758),时杜甫在长安应试,李安上以幕僚身份相随,两人结下深厚友谊。李安上性格豪迈,善谈议,杜甫十分欣赏。李安上离开长安后,杜甫曾作《奉送李十五丈之丰城》诗送行,此诗为杜甫送别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