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文台相去遥,朝行山顶暮行腰。
双眸视险睛常眩,两髀乘鞍肉半消。
空有辛勤驰远道,愧无毫末补清朝。
何时解组归乡国,十里西湖弄短桡。

【注释】文剑道:指从文剑山至文台山的山路。

双眸视险睛常眩:双眼注视着前方的险境,常常感到眼睛刺痛。

两髀乘鞍肉半消:两腿夹着马鞍行走了一天,大腿上的肌肉已经消耗了一半。

空有辛劳驰远道:虽然辛苦奔波于远方,却未能取得任何成效。

愧无毫末补清朝:惭愧自己像微不足道的毫毛一样无法填补国家的损失。

解组:解下束在身上的印绶,即离职。归乡国:回到故乡。

十里西湖弄短桡:在杭州西湖边驾船荡桨。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从文剑山到文台山的旅行过程,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感受以及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劳累和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生活,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句“文剑道中”点明此行是自文剑山至文台山途中,“相去遥”表明两地距离遥远。次句“朝行山顶暮行腰”说明诗人在行进过程中经过多次变换位置,从山顶走到腰部,展现了路途之艰难曲折。三、四句则具体描写行程中的艰难状况,“双眸视险睛常眩”,“两髀乘鞍肉半消”,生动表现了旅途的艰苦和疲劳。五、六句抒发内心情感,虽有辛勤奔走,却未见成效;而国家因战乱而蒙受巨大损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愧疚,“空有辛劳驰远道,愧无毫末补清朝”反映了他对于自身努力的微小和国家遭受重大损失的无力感。尾联则以轻松愉快的语气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何时解组归乡国,十里西湖弄短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